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诺贝尔奖是很好的国民教育

已有 1900 次阅读 2014-10-11 11:55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每年诺贝尔奖开奖期间,中国人民很关注、很纠结、很郁闷。

这是一次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了解科技历史与发展的好机会,对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大有好处。

 

光明日报:日本人缘何频获诺贝尔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024.shtm

以科学家为偶像的孩子们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特别提到了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他说,那一年他刚刚进入大学,这件事在他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因此他暗下决心,“自己也一定要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来”。

的确,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的故事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青少年,让他们乐于投身到艰苦卓绝的科研事业中。时年20岁的赤崎勇正是其中的一位。

据统计,在2000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14位日本科学家中,有10位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汤川秀树荣获诺贝尔奖的1949年,他们要么是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要么还是对科学世界充满好奇的孩童。汤川秀树如同火苗一般点燃了他们挑战科学领域难题的斗志和激情,同时也成为他们一生治学的精神榜样。

 

时评:为什么我们县出不了诺贝尔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022.shtm

 

诺贝尔科学奖颁完了,我们县里又没人拿奖。我很失望。

我们S县是个西部小县,前几年因为采煤矿,经济很繁荣。但是科学造诣不令人满意。人才其实很多。我们县一向重视教育。县中学每年高考誓师大会,满满一操场,人头非常齐整。每年挂红披彩总能送出一两个清华北大生。北京的高考专家来开讲座,家长们奔走相告,买书还抢着插队,专家都很感动。

美中不足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县里建起了相对完整的科研队伍,出了一些省部级成果,但诺贝尔奖还没半个。每年诺奖颁完,县里媒体都很忧心:为什么S县出不了诺奖?为什么S县师范学院(我们那里最高等级的学校)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834781.html

上一篇:可怕的北京,谁敢出门
下一篇:Science:新分子能使移植干细胞增殖10倍一文的替代计量结果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