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解析美国文化与建构中国文化

已有 2619 次阅读 2012-2-3 19:2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经济学, 管理学, 社会学, 文化学

- 管理学研究

(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需要重新学习新知识)

从埃及到印度区域公元前1500年前到轴心时代形成人类文明理性的希腊、犹太(波斯时期)、印度(佛教时期)和华夏文化,公元前后形成罗马、阿拉伯和中华帝国时期,经历了宗教、哲学与实践的发展模式,从近代欧洲文明到联合国成立形成科学与工业文明模式。

从罗马时代的地中海、欧洲时代的大西洋到全球时代的太平洋,构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英(澳洲和加拿大)美、俄罗斯、南美与东亚的环太平洋时期,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将成为建构未来文明的基础。欧洲文艺复兴是文化的重建,乔托·邦多纳的透视法奠基写实艺术,罗吉尔·培根提倡观察与实验方法,马可·波罗游记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等。在东方观察、经验科学模式基础上,近代欧洲科学从观察转向近代实验科学范式,在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转向现代工业文明模式。

美国、俄国和南美延伸了欧洲文明的实用、理想和浪漫主义文化,英国-美国金融体系、产业结构的发展,结合了英美法系、英国和德国教育模式、德国工业和法国等艺术传统。中国在文化根基上,以儒家-犹太文化的整合为精神,以希腊思辨和印度内省方法为结合,形成自然、社会、文化研究型和转化为教育、科学与产业实践的发展模式。中国经历民族独立、金融独立时期,将进入精神独立和文化创新时期,墨家实用传统、儒家大同理想和禅宗形神艺术等现代化转型,将为环太平洋文明的模式创新提供传统文化资源。

以美国、日本为特征的现代知识、制造产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金融-管理、工程-传媒模式,从人类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的文化形态转换为产业经济形态;因此,中国建立大学城、科技城、工业城、金融区和现代农业的产业链结构,将成为新的文明模式发展,为未来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管理创新开拓了方向,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组织博弈、运筹学等将带来新的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推进知识发掘、技术发明和模式创新的实力基础。

201223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952-534013.html

上一篇:诺贝尔与李约瑟 - 历史的考察之路
下一篇:文化生态与文化进步

1 刘广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