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clj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hzcljz

博文

湿地区牧民代表畅谈湿地保护与生态补偿

已有 1288 次阅读 2018-9-30 13:1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湿地, 牧民, 畅谈, 湿地保护, 生态补偿

湿地区牧民代表畅谈湿地保护与生态补偿 

日前,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处长张炜、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技术官员王蕾会同人民日报和央视记者一行八人,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考察高原湿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与湿地生态补偿工作,考察组在省林业厅动管局、甘南州林业局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碌曲县、玛曲县湿地进行考察,并召集当地政府主管领导、自然保护区领导及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牧民代表进行座谈。

在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考察组一行同管理局领导和技术人员、碌曲县农林局领导、尕海乡秀哇村牧民代表进行了座谈。甘南州林业局、尕海则岔保护区管理局、碌曲县农林局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致认为,湿地补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沼泽化草甸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湿地类型,也是重要的草场,补偿的目的是真正把牛羊的数量降下来,这就要科学计算不同湿地草场的载畜量。大家还就湿地补偿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湿地区村民代表伊木周等从湿地草场保护的角度就搞好湿地补偿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补偿工作一定要细,不同的湿地类型要有不同的补偿标准;补偿的受益者是湿地管理部门和湿地草场的承包者,不能简单的进行逐级平分;补偿标准应该合理,太低了起不到保护湿地的作用,建议参考国家森林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县、乡政府和湿地主管部门、畜牧部门要搞好配合;草原监理部门要搞好实际载畜量监督,对没有按照规定控制湿地草场载畜量的坚决不能补偿;保护区管理局要与县上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补偿工作。

图1:考察组在尕海国际重要湿地考察

图2:记者采访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获得者——牧民西合道

 

       李俊臻

    2013年6月24日

    网上阅读请点击http://www.gsly.gov.cn/content/2013-06/1141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654-1137985.html

上一篇:甘南州湿地资源保护的战略思考
下一篇:天鹅湖水鸟资源与保护现状调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