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钱云会案之我见 精选

已有 8372 次阅读 2011-1-5 01:24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辟谣, 专家证词

钱云会案之我见

网上对钱云会案争吵不已,让我看到了政府应急管理的困境,不能动用有效的正当途径,而是试图用高压来解决问题,动不动使用政府的信誉来担保,造成目前公信力降低到极点,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我看钱云会案,首先觉得离谱,暗杀一个人,用大型货车,还是刚刚买来,没有偿还贷款的货车,这不是很奇怪么?这么违反常识的判断,居然有人相信,这未免是借题发挥,问题不在车祸,而在其他方面了。

政府方面的应急管理非常离谱。如果是车祸,就按照车祸处理,公布调查结果,按照经济或者刑事案件处理。有关方面采取压制政策,坐等危机扩大发酵,实在是咎由自取,十分失职。现在通过舆论来辟谣,却没有就事论事,深入详谈车祸的技术细节,如车重,车速,肇事者与被害人的关系等等,让人怀疑有关方面在掩藏什么,这又是一次“瓮安事变”和“杞人出奔”事件的翻版啊。

我看中美的政府管理,差别在于技术细节。美国政府为了信誉,总是请学术界的高手来破解谜团,顺势给民众作科普。航天飞机失事,诺奖获得者费因曼教授被请出来调查和报告,让人人对于技术细节有所认识,更增加了民众的科学素养。人人都知道辛普森有罪,但李昌钰博士的证词让陪审团放过了辛普森,这是技术的胜利,也是制度的胜利。和制度的缺陷相比,个人的错误不值得一提。

我看“让领导先走”,首先觉得怪异,有正常人会在危急关头说出这种话么?千万不要告诉我,领导不是人。因为我们相信领导不是人,所以才会加上“让领导先走”的想象。事实上,乌鲁木齐来的教委领导2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伤亡率100%,因此根本没有“让领导先走”的问题。我们相信这句违反人类逃生本能常识的话,要么是缺乏常识,要么是不愿接受真相。后者的成分更大一点,由于政府应急管理的失当(赔偿过低),受害人不愿意接受真相(政府也不希望调查真相,调查清楚了还是政府的错(政府卷入了太多的生产活动,是最大的保险公司),所以真相不明),所以两方面共同造成了谣言满天飞的局面,带来的结果就是不相信政府,导致“瓮安事变”和“杞人出奔”,现在还有一个“主任车祸”案件。

1993年,德州Waco的大卫教事件之后,也是一次对美国政府滥用公权力(ATF特工和FBI特工)的质疑的高潮。马里兰大学消防系的Q教授(当时是国际消防研究会的当值主席)受雇替政府解难,他从燃料的特征,建筑的特征,点火源的特征,火势的发展过程等环节,论证了该建筑是内部纵火,而不是催泪弹失火。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咨询费是每小时500美元(听说给微软打反垄断官司的律师收费600美元,笔者没有听说比这更高的咨询费了),包括任何不在法庭的相关的思考时间。那么到底是纵火还是点火?FBI特工在建筑内部偷偷地植入了窃听器,记录了建筑内部打破油瓶的声音和纵火之时的说话声,因此是铁板钉钉,很难翻案的。那么大卫教为什么要告政府呢?两个原因:扩大影响(博取同情)和取得赔偿(数亿美元),另外他们也真有钱,不怕官司。而政府不得不应战,以便维护社会正义和程序公平。虽然最后还是公民买单,但比那个几亿美元要少多了,当然各方也都吸取了教训。

和美国政府相比,国内的当局者显然缺乏经验,动不动派政府官员拍胸脯保证:这是谣言,而不调查一下谣言产生的背景和谣言内容的解决办法。官员不可能说真相,因为他的位置决定了不能站在民众的那一边,而专家没有官职,比较在乎技术(关心以后有没有人继续请他),因此造假的可能性不大。法庭之上,不是讲求真相,而是强调输赢的地方。但专家的证词,至少比官员的拍胸脯更有可靠性。有关方面的管理水平,显然还需要改进。有来有往,民众也从过程中得到有益的科普教训。从这一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看不到程序,也看不到制度的作用,这是管理的问题。

说句题外话,美国的法律界,对于专家意见的约束越来越多,教育、资历、文章、研究、时间等,都是专家有效性的判据。这样做,有助于理清专家队伍,保证质量,也有助于提高专家的收入。知识就是力量,美国更重视这种力量。我在衡阳大火的法庭辩论中看到一点专家的作用,其他灾难处理都缺乏专家的参与,只有政府官员的参与,这是一个问题。谣言来源于系统内部的共振,只有引入外部力量,才有助于消除共振,重新达到平衡。

有道是,领导先走有影响,办案程序有问题,应急管理集权化,决策错误易扩大。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401089.html

上一篇:美国之政府采购
下一篇:道孚伤亡有原因

13 武夷山 王晓明 周少祥 孙学军 罗帆 赵凤光 吕喆 徐勇 武京治 刘庆丰 yinglu liuerbai vtwa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