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低温环境易失火 – 评巴西南极科考站火灾损失 精选

已有 6551 次阅读 2012-2-29 03:27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南极, 消防, 火灾, 灭火, 科考

低温环境易失火 评巴西南极科考站火灾损失

 

刚刚看到新闻,上周六(225日)凌晨发生在巴西唯一的永久性南极科考基地的火灾,摧毁了整个基地的80%设施,联想到曾经为美国McMurdo南极基地做过的一项设计,笔者大概知道巴西科考站发生灾难的发生原因。

 2007年初,我在培训过程中,接到一个大名鼎鼎的雷神公司的设计要求,神神秘秘的,把一块砖头大小的金属块,从300度(?,记不清了)降温到59度(JP5(航海常见的煤油型燃料)的闪点),如何用二氧化碳实现?当时我是刚毕业的博士,当然可以作热力学估算,于是计算焓差,计算质量,计算二氧化碳的气瓶数量,结果是相当庞大的,因为二氧化碳是气体,对于冷却固体的换热很吃亏。最后,就是讨价还价,在对方的Budget范围内,采用了7瓶二氧化碳,保证降温,却不能保证把对象温度降低到JP5的闪点以下,因此对方的设计要求并没有完全实现。如果照办,成本高昂,以至于不现实,最终双方妥协。

 现在看来,巴西南极科考站发生的爆炸事故,正是雷神公司的工程师们所担心的灾难。也就是说,他们最担心的局面是燃油泄漏在高温物体附近,导致燃油挥发成爆炸性混合物,由于其他火源的存在而爆炸,导致全面损失的局面。

 发生在南北极附近的设计,都是所谓的Extreme Engineering的内容。为什么我肯定燃料是JP5,而不是其他燃料?因为JP5是美国海军的通用型燃料,可以跑遍全球而不用担心储存风险。过去,燃料不统一导致安全标准复杂,航母上的航空汽油存储装置,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在为了安全,大家都是共享燃料。既然海军能用,陆地使用必须共享的。为不同场合准备不同燃料,是后勤管理的大忌。

 

为什么极地火灾难以控制?

1.       极地干燥,所有燃料都可以说说风干物燥的,容易点火和蔓延

2.       极地缺水,虽然是水边,但却不方便储存,动不动结冰,毁坏容器。所以极地用水是很大的挑战;

3.       极地燃料多,这是取暖的需要;

4.       极地的人员都是临时性的,缺乏极地生活的体验。

 

为什么极地火灾损失大?

1.       路途遥远,送货都是单程,成本高昂;

2.       极地设备都是单独制造,因此单套制造导致成本无法下来;

3.       极地交通有时间的限制,一旦错过天气的窗口,下一个可以工作的天气窗口中几个月之后;

4.       极地基地的空间狭窄,缺乏防火隔离,一旦失控,就是全面报销。这一点,和轮船火灾的性质类似。

 

      巴西南极科考站也在乔治王岛,与另一端的长城站相距不远。兔死狐悲,极地消防,焉能不重视?

巴西基地距离长城站不远。

午夜发生的动力室发电机大爆炸,导致2死1伤,并全体撤离的后果。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542366.html

上一篇:服用石膏有用么? -- 评石膏的医疗效果
下一篇:周公为啥要吐哺?宰予为何会昼寝? -- 消防工程师眼中的历史真相

5 李伟钢 吕喆 谢鑫 crossludo vtw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