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医患矛盾之痛,媒体该如何做?

已有 2851 次阅读 2011-9-11 12:04 |个人分类:医疗实践|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媒体, 完美医疗, 医改, 医患矛盾, 八毛门

最近,铺天盖地关于“婴儿被诊断需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后病情痊愈”(深圳新闻网.http://news.sznews.com/content/2011-09/05/content_6019170_2.htm 2011-9-11,10:28;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10905/n318434892.shtml 2011-9-11,10:30;济南时报,2011-9-8,A35.),大致情况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检查,考虑是先天性巨结肠,建议手术治疗,费用“预计将超过10万元”;家属又把孩子带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求治,结果只用了8毛钱的石蜡油,病就治好了!从报道的标题和文中提出的质疑“医生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看,显然作者是期望把矛盾的焦点放在医疗费用与医生收入的关系上,表述貌似客观、实事求是,实际上倾向性还是有的(例子就不举了)。
作者的倾向性无疑会给医患矛盾起到加油的作用。我看到搜狐网有几条热门评论严重表达了对医生的不满情绪,如:“白衣天使早成了白衣恶魔了”、“禽兽不如啊”……。当然,这种不满情绪未必是由作者的倾向性引起的,由来已久、越积越重的医患矛盾,复杂程度,实在不是某个记者可以煽风点火起来的,也决不是我等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
我想谈的是这个案例中,作者没有谈及或谈清的几个情况——
首先,深圳儿童医院对孩子做出的“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对不对?依据文章所述,深圳是确诊了,但广州并没有确诊(“虽然不能排除是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但现在下结论还太早”)。确诊是要确诊依据的,同样,不能确诊也要有不能确诊的依据。这些,文章中没有表述清楚。
其次,如果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如何获得确诊(或排除)?如果已经确诊,规范的治疗程序和计划该是如何的?在这个问题搞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再来判断深圳儿童医院的建议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有没有仔细诊察、有没有三级查房、有没有病例讨论甚至多专科会诊?
第三,文中提及“拍了十几张X光照片”(第一节)、“进行了十几次X光拍摄”(第二节)。到底是十几张?还是十几次?现在的许多医院都使用了数字成像技术的X光摄像,拍一次,按不同尺寸、不同部位成像几张照片并不困难。
第四,关于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是否符合规范?如果不规范、乱用抗生素,那是要不得的,说重一点,那是“谋财害命”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一篇新闻稿,哪能说得那么清楚?那么是否调查清楚了呢?调查清楚,才能说到要害!如果说不清楚,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嫌疑,一旦加入作者的倾向,很容易误导舆论;如果不能说到要害,就不能真正揭露医疗事件中的问题和积弊,舆论效果必会减弱!
医患矛盾之痛,会伤及所有的普通人。媒体在推动医改的进程中,完全可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包括消解医患矛盾、纯净医疗队伍。但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是容易的事。媒体该做什么,我有几点建议——
1 记者要有良知,不能抱有私利的目的。
2 记者要和有良心、负责任、有水平、敢担当的医生交朋友,更多了解医学科学真相。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6242-485184.html

上一篇:假洋鬼子的嘴脸
下一篇:钓鱼

1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