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继续说读书

已有 25305 次阅读 2010-5-9 05: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非常惊讶,随便贴了这次带到瑞士来的书,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评论,而且还有数位朋友写信向我咨询或者批判我的观点(尽管我还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让我受宠若惊。

既如此,就简单将一些回答列在此处,供大家参考。

------ 关于我读书的品味,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间接说一下 ------

培根先生的《论读书》,开篇第一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就强调读书的功用。朱熹的《观书有感》要有趣的多,“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多多少少表达了读书时明镜见底,清澈无碍的感觉;后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点明了阅读乃是思想之源泉。朱熹诗作寥寥,这确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如果要把这两个人阅读的品位和林语堂做比较,还是差了不少。林语堂认为“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我是完完全全同意他的看法的。这里面微妙的味道胜过了培根的怡情、博采、长才。因为后者是外化的,是具体的,而优雅和风味却是沉淀在读者身上内在的气质和力量。林语堂还强调读书必要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作者,必要形成某种心灵相通的境界,我想这应该是某种极美妙的体验,令人神往,可遇而不可求。

------ 关于读书的时间(如何在工作之余读很多书)------

拉屎,撒尿,走路,睡觉前,洗澡,洗衣服,做饭间隙,等人,坐车……

用阅读填满一切事物的间隙,但是,对需要特别尊重的作品,请找专门的时间,把手洗干净,在一个光线好的地方,认真阅读。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5-321718.html

上一篇:这次带到瑞士的13本书
下一篇:经济研究中的物理学

11 赵星 刘颖彪 杨正瓴 张子柯 张天翼 年福忠 吕新华 张旭 丛远新 闫小勇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