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博文

纳税人期望着施一公、饶毅两教授的学术成果

已有 6198 次阅读 2010-11-12 17:30 |个人分类:科学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施一公, 成果, 学术, 饶毅, 纳税人

 
 
长期影响我国的教育和科研发展的问题可能是面上的知识分子待遇偏低,成果不被重视等问题。但是这并不包括当上院士和当上重大课题或行政领导的海归们等。据我所知,在国外院士头衔是一个学术荣誉,工资、退休及项目申请等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变化。在世界科技中心的美国应该没有“海归”一说,在欧洲可能会有,但是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在国内的情况就大不相同。当上重大课题或行政领导的海归们等不要说工资待遇和经费保障等不会遇到困难,当然也不应该会遇到经费太多的麻烦或苦恼。如果你们做出点滴芝麻成果乃至诺奖级别的成果,都丝毫不用担心被埋没的!请放手深入第一线亲自干吧!本文并不是说施一公、饶毅两教授没有成果,而是成果没有尽头!
 
相比之下,国内面上的知识分子待遇偏低,成果不被重视等就是不一而足。就我自己而言,一辈子的科研(包括教学)“服从命令听指挥”约每十年就被调换一个系,从化学系最靠近生命科学的有机化学开始,先后到物理系、材料科学系、电子工程系,微电子学系等五六个系。好在我到哪里就学那里的,埋头干,从助教做到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来不“做官”(负责只有自己一个教授的课题组除外)。科研的经费从80年前后才开始主要靠面上自然科学基金小额(当时多数不足十万元,也偶有过其他“大项目”)不断支持过日子直至1998年退休。如今已退休12年,一共写了6本原创性的“现代热力学”系列专著,其中2本是英文版,包括在国外由Springer出版发行的,并得到两篇国外的肯定性书评。可是所得到的“待遇和经费”用“悲惨”两字来形容可能太重,应该说是自己的“痴傻”!1.按规定退休工资被冻结在退休的1998年的标准约10年。那一年教授、博士生导师较高的工资为人民币两千多元。2.按规定退休人员不得申请科学基金。3.按规定退休教授也不得使用个人剩余的经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而为了继续科研、写书和交流成果,几乎每年只能用我自己的全部或大部分退休金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直到约前年退休金才得到一次增加。请问你们饶、施两位海归教授能想象得到吗!
 
虽然在复旦大学理工科内“周游列国”历经多系,从来没有在生命科学系中工作过,但是我的现代热力学研究却和生命科学密切有关,因为我的“现代热力学”定义就是复杂体系的热力学,包括生命科学的热力学。前几年我曾经打算顺访美国朱棣文教授的Bio-X课题组并作学术报告,也得到对方的积极响应,但是因为其他原因,那年的美国之行没有进行。今年8月我还自费到日本参加国际化学热力学国际会议,并且作了一个ATPbiosynthesis方面的学术报告。现在我想访问你们两位国内顶尖的生命科学课题组并作相关的“生命科学的现代热力学”学术报告,同时介绍我的最新专著:“Modern Thermodynamics – Based on the extended Carnot theorem (2009)”和“现代热力学-基于扩展卡诺定理(2010)”不知是否欢迎?
 
       最后,作为一名纳税人衷心希望施一公、饶毅两位海归教授不要把自己“官员化”。学者也可以“做官”,朱棣文教授就“做官”了,但是在千万不要在“做官”之前就把自己“官员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912-383108.html

上一篇:为什么孙悟空能逃出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下一篇:停止“内战”, 一致向科学进军!

17 杨学祥 刘全慧 鲍得海 毛飞跃 王涛 王修慧 孙根年 佟冬 吕喆 毕重增 牛丕业 苗元华 蔣勁松 李学宽 李毅伟 王孝养 waumo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