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参与公益,从娃娃抓起

已有 3834 次阅读 2010-2-5 08:27 |个人分类:学海无涯|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公益

记得当年出国时,对彼国一无所知,举目无亲。凭着年轻人的无知无畏,就上了飞机。到了新大陆,中转暂住,到校接机,找房子,找家具等等事宜,都是靠素昧平生的人帮助。

几年前有个朋友生了病需要每天到医院去治疗,可是他自己不会开车,家人要上班也无法送他。结果联系了有关机构,每天有车来接送他去治疗。一直以为是政府的救助,后来才知道是一个义工组织。

是啊,我们作为新移民来到这片土地打拼,哪一步不是受益于社会的帮助,受益于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呢?如今我们事业有成,生活安定,是不是应该参与公益,回馈社会呢?

美国是个贫富差别很大的国度。虽然总体富裕,但还是有各种困难的人群。政府的作用有限,民间公益是这个社会的支柱之一,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作出重大的贡献。我们每个国民不论是否直接受益,都应该感谢那些默默奉献的自愿者和捐助人。作为世界超强,美国关注世界福祉的人也为数不少。从投入巨款解决艾滋病,环境保护等“大问题”,到背井离乡去非洲加入医疗救助团体,公益,关爱是这个文化的一根道德纤维。

但是我必须惭愧地承认,虽然我在观念上赞同公益事业,但身体力行是很少,很少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工作,生活的压力,对环境氛围的不了解和怕受骗上当,对志愿者文化难以融入,等等等等。其实,更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我们在一个没有“公益”,政府包办一切的社会中长大。不论是时间或财务的预算中,都没有“公益”这一项。参加或赞助公益活动,只是偶尔为之的“好事”,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要改变,的确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努力。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树立公益观念,培养关爱,助人的美德。这方面对我们新移民来说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自己和家庭缺乏这方面的传统,我们对文化才艺的强调,往往把公益活动挤进了“可有可无”的归类。其实,公益活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大家都知道公益活动对大学申请的重要性。不仅大学申请,高中时的很多奖项(如总统奖,国会奖等)都很重视公益活动。虽然这些评判只计入高中时的活动,但从小就参与公益服务,进入这个圈子和积累经验,就有利于高中时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收获最大的活动。

公益活动也是孩子培养领导能力的好机会。我们都知道“领导能力”是大学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上,学生会主席,校报编辑,学校俱乐部头头等都是显示领导能力的机会。但这些位置是有限的,竞争激烈。我们华人的孩子,往往不喜欢这样的“零和”游戏。而公益活动的机会是无限的。只要有号召力和踏实肯干,谁都可以另辟蹊径,自立山头。一个朋友的小孩十三岁时,就受了一个讲演的启发而自己成立了一个义工组织,两年之内发展到二十多人。她的领导能力,还会有疑问吗?

以上是从功利方面而言。但是公益活动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它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影响。我的孩子初中,高中时参加了好几种公益活动。她最投入的是紧急医疗救护。通过一个夏天一百多小时的训练课程和考试,她取得了跟随救护车出勤的资格。轮到她值班时,夜里任何时候有任务,她就需要起床赶到救护站,随车出勤。她参加这个工作两年多,不仅积累了社工点数,还接触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交通事故到孤身老人,从长期瘫痪的病人到精神病患者,大大开阔了她的生活经历。虽然基于职业道德她不能和我们多谈,但看得出这些经历让她思考了很多,也让她体会到助人的乐趣。后来被大学录取后,虽然没有功利的需要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职责,现在大学里她一有空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工作中她也培养了自己的负责态度,因为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团队,甚至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因故不能值班,一定要找好替代者。工作时更是要遵循规范,马虎不得。这些训练,都对她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论为公,为私,都应该积极支持,引导孩子参加公益,社区服务,而不只是应付大学要求。

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直接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要少得多,特别是对接送有困难的双职工家庭来说。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种种机会向孩子灌输回馈社会的概念,鼓励他们帮助同学,参与学校的种种活动,关注社会问题,而不是局限在课堂,书本之中。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部分,公益的概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年轻时有句口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心公益,不正是这样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9766-292756.html

上一篇:闲谈光纤
下一篇:关于人际交流的模式: 何时需要较真?

4 吴雄斌 吕喆 唐常杰 李维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