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日全食畅想曲——欣赏宇宙和谐之美

已有 3710 次阅读 2009-10-20 15:5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日全食畅想曲——欣赏宇宙和谐之美

2009. 7. 30

 

722的日全食已经过去一周了,人们仍然沉浸在际遇赏望的喜悦中,网络上仍在陆续发表纪念日全食的诗词文章,毕竟这是五百年才可一遇的天象奇观,人们都想尽量留下自己的美好记忆。

我是在同事家中观赏到这次日全食的。那一天我们英语系的一批老师在她家聚会,当我赶到她家时,日亏已经发生好一会了。我在阳台上目睹了日全食最壮观的一刻。只见月牙状的太阳渐变渐细,最后成了一条细细的弧线,这大概就是“食既”了。当那最后一点光亮即将消失的时刻,它突然变得明亮耀眼,宛如一颗硕大的钻石。没有几秒钟,钻石便消失了,整个太阳完全被月亮遮住,只在边缘现出一圈淡淡的光,“食甚”开始了。这一刻整个天空一下子暗下来,风骤起于山坳,鸟悲鸣于林杪,树叶抖索,幽晦中含有一种肃杀之气,同事家的小狗也显得焦虑不安,躲在房中不敢到阳台上来。难怪古人把日食看成灾异之象,视之为“天狗食日”,要鸣锣鼓盆以驱赶之。几分钟后,太阳又露出光亮,直至“复圆”,天空大地复现光明,这一切奇妙得令人不可思议。

当我仰望这千载难逢的“食甚”壮丽景观时,我为宇宙的完美构造而感到震撼,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关于地球、月球与太阳三者之间关系的知识。太阳的直径长度正好是月球的400倍,而太阳距离地球的长度与月球距离地球的长度恰巧也相差400倍。这样,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与月球的大小几乎相等,这就是我们当时看到的“食甚”景象,月球以她较小的圆体一点不漏地遮住了巨大太阳的光亮身躯,在天空呈现了日全食。在太阳系中,地球在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于是出现了一年四季和白昼黑夜;而月球也在以她的方式围绕着地球转动,于是我们的世界就出现了昼夜交替,日月轮回的景象,这一切就像是被故意精心设计出来的一样,我们为造物主的精美杰作而赞叹不已。

就在我们为日全食的出现而赞美欢呼之时,在地球的另一面,美国人正在隆重纪念人类首次登月四十周年。人类尽可为此而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切莫因人类今天的辉煌业绩而忘乎所以,完全泯灭了本应保持的对宇宙的那一分敬畏。宇宙是独立存在的,“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我们人类只是它内容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圣贤们早就在教诲我们要尊重宇宙的自然法则,不要去人为地改变它、去破坏宇宙的平衡。什么是宇宙的自然法则?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这就是宇宙的精神,它光明磊落,平静和谐,永恒不灭。所以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在人类取得辉煌业绩的今天,我们尤其要铭记这些至理名言。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除了“太阳”的字面本意外,月亮又被叫做“太阴”;太阳还被形象地比喻为“金乌”,而月亮被比喻为“玉兔”;此外,中国古代还有“羲和御日”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先民对宇宙的一种朴素审美观。今天,在我们观赏日全食的壮丽景观时,让我们回到古人的想象中去,我们会赞叹宇宙的和谐之美。和谐就是宇宙的本质,和谐就是宇宙的精神,和谐不仅是维系人类与天地万物共存的法则,也是维系人们在社会中和睦相处的法则,和谐更是维系我们每个人内心平静宽容的法则。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0333-263830.html

上一篇:清平乐.秋桂吟次韵和白衣诗友(四首)
下一篇:七绝.夏日杂咏(四首)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