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yesi 认真生活,感悟生活

博文

如何看待学术团队中的“君”、“亲”和“师” 精选

已有 7214 次阅读 2010-1-7 19:2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学术团队, 君亲师

    研究生期间,学术团队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正因为建立之难,显出其重要地位。学术团队有助于科学研究的集思广益,有助于研究生懂得做人做事之理,并且师生关系也在此过程中形成紧密的共同体。学术团队的成功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值得进一步思考。古人曾提到“君”、“亲”、“师”,蔡礼旭先生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心法”。通过经常性地反问自身是否做到这三个方面,个人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途径。团队建设也何尝不是?团队由个体组成,个体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团队有效性。因此,团队每个人也应竭力做好“君”、“亲”与“师”。

 

    “君”是“正人先正己”。一个人如果做得足够到位,就不怕别人的流言蜚语,也不会惶惶不可终日。生活之中,人和人的信任建立乃是基于个人的品性修养和日常行为表现,一个人愿意与之交往,是这个人值得信任。正如人迷路了,会去向路边的交警请教,因为他们对路况最熟悉;子女愿意聆听父母教诲,必是父母的言行端正所致。类比于学术团队,一个人要取信于人,首先是个人所做之事是值得托付的,其次与人交往所提意见是中肯的。一个人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资格值得别人信任,才有资格带领他人。

 

    “亲”是“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直在强调,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有父母、朋友、老师、同事等各种角色汇集的圈子里,所以关心他人,将爱推广出去是获得他人关爱的前提。任何时候,不能等别人的关爱,而要先付出自己的关爱。很多时候团队个人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放弃了许多可以关爱身边人的机会,也因为个人的情绪化而转移了关爱的视线。如果能够认识到关爱的枷锁在哪,就应尝试着将枷锁卸下,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去体察他人的言语。

 

    “师”是“传道、授业与解惑”。在团队之中,这种“师”的体现更多是“分享”的意义。团队每个人是否可以拿出个人的困惑来“分享”,是否就某个观点来彼此“分享”,产生思想的火花。暴露自己的不足,但显出个人的真诚,而对于别人来说,是否尽心尽力去“答疑”就是关键。这种“答疑”体现在团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事务的回复、情感的回应、信息的传递等等。团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进步,而不是“超人式”人物的出现,只有经常性地将新感悟、新观点和新知识拿出来“晒一晒”,才会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君”、“亲”、“师”的达到需要经历颇多挫折和领悟环节。君、亲、师是三位一体的,贵在个人要严于律己、有爱人之心和合作之识,而这些都强调道德品行的重要。作为研究生,造成此三者缺位的原因:一是个人没有意识到此三者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二是个人偏重于培养专业技能;三是自动自发能力不强,常常产生“有此心无此力”的现象。因此,在研究生期间,研究生看重能力增长的同时,更应注重“君”、“亲”、“师”的努力践行。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6245-285100.html

上一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环节,但不是最终目标
下一篇:研究生生活的“美”与“不美”是因人而异的

13 武夷山 王进 郝震冬 艾云灿 向峥嵘 陈儒军 朱志敏 罗帆 马中良 王启云 柳东阳 左正伟 刘博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