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研究+认知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ldy 探索翻译研究新途径,反思语言认知研究

博文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读书感言

已有 3634 次阅读 2011-1-21 14:02 |个人分类: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阅读, 人生, 官本位, 专题, 研究范围

终于放假了,什么都可以不想,让思绪驰骋于字里行间,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回想多年前选择读书的路途,何其艰辛,让人不得不感怀人世间亲情、友情的可贵。如果说先前读书是为了改变人生,那么现在我仍然可以说,读书将继续改变我的人生,充实我的人生,完善我的人生。
中国的传统有“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心理。当前大学校园内探讨最多的是“去行政化”,我无语,因为我本平民,实在想不出来高校该如何“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可能我内心深处还受另一种传统的影响:读书需要静心养性,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己也吃过非宁静而无以致远的苦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学问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浮夸。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行政人员如此“热衷”于“学术”,或者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又是那么热衷于“行政”。在其位,必谋其政,这是高校行政人员应有的职责。可惜有部分人把“谋”字引申得太远了,不该谋的(如个人私利),他们也伸手,导致民愤怨尤。于是就出现了大家渴望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问题是,你“穷”,要想独善其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或者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代价。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去想这么多,把心态放平和一点,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什么“救世主”或者什么“十百千万”之类的人才,发扬刻苦拚搏的精神,努力营造自己的学术氛围,建构自己的思维体系。
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阅读。
阅读也要讲究最优化。
最近在读的"How to Read a Book",确实也引发了我许多遐想: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有效。
以前读书有点被动,导师规定哪些是必读书目,哪些是选读书单,没有养成读书提问的习惯。随着阅历的增加,研究的深入,我逐渐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每每读一本书,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普通的历史小说,我都会努力去提出问题,引导自己主动去思考。
要做一个好的读者,必须付出汗水。诚如Adler & van Doran所说的: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因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这就要求先专一,而后才能广博(当然,这最好是在你已经确定自己专业发展方向之后)。
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全力以赴投入,方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每每确定一个研究主题的时候,我都会想办法反思:哪些书是必读书,哪些书是“好书”?好书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呢?
好书能增进自己的阅读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心智,这是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或者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在专业领域内无所创造,无所收获。
当然,要区分哪些书是好书,或者说是自己研究专题所必需的书,需要自己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确定。我们可以与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探讨,最终确定自己的阅读范围,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研究专题。
确定的阅读范围或书目,如何有效阅读,实现阅读的最优化,也是我所关注的话题。
这一点,我将在以后慢慢探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1736-406529.html

上一篇:因关注科学网博客系统升级而感言
下一篇:家庭事业和人生

6 杨华磊 何青 袁贤讯 张玉秀 陈远川 张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