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j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ju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 liqui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 ...

博文

我们幸福么?

已有 2985 次阅读 2011-6-10 14: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幸福

   谈一谈幸福,满足自己抒发心理阴暗的快感。
   看一看大目标文件,扒一扒各个指标发现,呼吁幸福,但关乎幸福的界定指数屈指可数,很多人就展开了什么是幸福的讨论,基本的自欺欺人的观点无非就是把哲学家的那一套搬过来,飘渺虚无不知所云。一些人把幸福分割成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当然,社会方面的幸福评定基本是官方来做,可信度极其差,天马行空标定的幸福是幻想和洗脑;而个人心理方面的幸福界定应该说是迥异的,这里面倍感幸福的人大都也大都是自欺欺人,觉得幸福是应该归结为一种心理状态,这个状态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满足,平凡,付出,同情,感恩。其实,只要一个人把握住了上述几个基本特征中的一个并牢牢抓住,其幸福感会是会迅速飙升,即便是天天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损害健康”的环境中也是一样,毕竟在这个大环境里,自己感悟层次的提高是幸福感改变的直接因素,你不拼命思考,幸福不会到来,因此,自然而然,幸福就成为一种倾向于个人情感的一种心理活动,说起来令人可笑。实际上,幸福应该有非常实质性的来源的,个人认为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基础是富足物质生活的保障。一个人能否理解到幸福的普遍涵义的关键之处就是外部环境对其一生的给予是否富足。我们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个人对生活,人生,社会,宇宙万物的思考的基础是其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思想的活跃程度,甚至是创新思维的火花绽放都与物质生活分不开。有很多大人喜欢问孩子是否幸福,而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都能满足提问者早已设计好的答案,甚至超额完成任务,提问者会大肆宣扬孩子们真的很幸福,并列举孩子觉得幸福的几个方面:爱学习,老师好,同学不错,父母爱抚等。如果提问者真的不懂大多数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配合的话,只能说明对幸福提问的结果过分地设计在了自己的意志里,我们知道,孩子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宁可多遭点罪也绝对会把目前一个家庭最优越的条件提供给孩子,孩子无忧无虑再加上对社会的接触太少没有对人生,生活的深入思考,就会很单纯地觉得自己很幸福,这种测试不能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孩子回答的原因—活的太舒坦了。
   其次是个人成长的优秀制度环境。一个制度环境的优劣往往能够塑造一批又一批带有该制度环境特征的社会人。一个宣扬真善美并切实维护真善美的制度环境能够促使人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也逐渐向大环境靠拢,若我们暂且不谈幸福的普遍涵义,设想一下在一个真善美的环境里生存的人,能够感觉到什么是不幸福么?相反,一个带有假丑恶的环境制度却能促使人不断地投机钻营,唯利是图,损人不利己,侵吞他人资源满足自己私欲。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一般都喜欢说谎,以满足自身利益为目的,即便是宣扬集体利益至上,每每做的是极大地满足自己,满足自己的同时或许能够感觉到“幸福”,国内的既得利益者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最后是个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由于个人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因此很多人在思考的过程中会时不时感觉到幸福,却又感觉不到,因此,正常心理活动也就成为得到幸福的最后一步,仅仅是轻轻推开一扇窗。物质生活极度富足,外部环境至真至善至美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大胆去尝试捕捉幸福,而且这种捕捉的过程也不想哲学家宣扬的那样复杂,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不需要也别费劲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就能不自觉被幸福冲击的头晕脑胀。
   那么,目前的我们幸福么?可喜的是,感觉到幸福的人很多,一部分原因是思想在某些方面被伤得太深,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伪装的太厉害,他们所说的幸福都是在给自己经历的身心痛苦不断地换上新衣服;遗憾的是,我们距离幸福的路子还很长,这个路上的幸福还很难找,需要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去捕捉。
  需要提醒的是,追求幸福的人应该首先承认人性的阴暗面,然后再慢慢去寻找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266-453656.html

上一篇:我的表哥—业余“发明家”
下一篇:历练(二)

3 刘建彬 黄锦芳 杨月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