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知己知彼,为什么能百战不殆?

已有 1274 次阅读 2022-8-5 09: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己知彼,为什么能百战不殆?

 

这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也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很多人都会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名言,但未必都能真正理解并巧妙应用。知己知彼,为什么就能百战不殆呢?把因和果串联起来的“线”是什么呢?

知己知彼,就是要搞清楚敌手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必胜;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必败;以己之长击敌之长,更强者胜。孙膑赛马就是典型例子。这种例子可进中小学课本。

战争中,武器装备的确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人,是人的智慧。打仗,要靠头脑而不是力量。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霍元甲打败大力士,靠的不是力量。如果你败了,只能说还不够聪明。任何强大都有命门,都有阿喀琉斯之踵,只是你还没有找到它和对付它的办法罢了。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找到命门并研究出对付办法,是制胜法宝。

例如,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武器装备差,而敌人武器装备强,因此不适合打阵地战、攻城战,不能以己之短击敌之长。于是充分发挥红军善于跋山涉水、机动性强的长处,靠游击战、运动战,照样把国民党军打得丢盔卸甲。

又例如,朝鲜战场上,美军具有制空权。为了避开飞机轰炸,我军发起夜战,利用夜色做掩护,使飞机成了瞎子和摆设。我军还发明了坑道战,硬是使美军的猛烈炮火失去了效力,即使把山头削低了三尺,仍不能前进一步。

在此借题发挥一下。

以上例子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说谁比谁就都强。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拿出一个方面比较时,才有强弱之分,但整体并没有优劣之分。

了解这一点,在进行人才评价时至关重要。现实中,常常是一个方面强,就认为他各方面都强。例如,一个人学习好,就能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相当于“一好百好”。事实并非如此。学习好,只能表明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未必强,组织领导能力未必强,处理矛盾能力未必强。难道动手能力强,或组织领导能力强,或处理矛盾能力强,就不是人才了吗?

科研评价中,特别注重论文级别这一个方面。其实,写不出高水平论文的,未必做不出科研成就;会写论文的,未必一定会做出科研成就。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出了什么贡献,才是硬指标,而不是成果发表在了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在影响因子仅为1的刊物上的成果,照样获得诺贝尔奖。

科研评价其实就像军事人才评价。上过军校,能写高水平军事论文,未必就能打胜仗;没上过军校,不会写高水平军事论文,未必就不能打胜仗。就像没上过学的李云龙,照样打败国民党军校高材生。因此不能过于看重学历和论文,能否打胜仗才是硬指标。

有人说,不看论文指标,外行人怎么知道他能力是否强呢?怎么评价呢?如果外行人不会评价成果及其价值,就不要评价了。为了让外行人好评价而专门设立一些不科学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摈弃靠数数评价的简单性评价思维,要提倡直接评价成果的综合性评价思维。

总之,好的评价体系,应该让人各显神通。评价体系不能设定有限的几个片面指标,不能建立在间接指标上,不能建立在推测上,而要建立在直接指标上,需要结果导向。能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人不一定能出大成果,因为论文只是间接指标;拿到大课题不一定会出大成果。解决了大问题才是科研能力强的直接显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拿老鼠理论再强,花架子再多,拿不住老鼠,就不是好猫。

 

推荐阅读:

1.金振奎、金明、贾若溪,2018.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等等。图书链接:当当网)

2.金振奎、王金艺、梁婷、朱小二等,2021.沉积地质学(约140万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0043913081901.html

3.金振奎、朱小二、王金艺、王昕尧、任奕霖、王凌等,2020.《天津冀州区元古宇地层与沉积考察指导书》(中英对照,46万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303156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6496-1350032.html

上一篇:从娃娃中选拔大学生?
下一篇:为什么说要求论文过多反而阻碍创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