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内蒙古生态屏障区固碳服务效应分析

已有 203 次阅读 2024-5-23 09:1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内蒙古生态屏障区固碳服务效应分析

刘婧雅1,2,秦克玉1,2*,董战峰3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0

3.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北京100012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然而其固碳效应对区域的影响尚不清晰。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计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推算植被部分的固碳服务供给量,使用上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作为每年土壤固碳服务的供给量,从碳排放的角度衡量固碳需求的空间分布,分析内蒙古生态屏障区固碳服务的供需平衡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碳汇(固碳服务供给量)和碳源(固碳服务需求量)的差值,基于ArcGIS对固碳服务的空间格局及其流动比率进行空间分析,揭示固碳服务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固碳服务在总体上供大于求,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省会城市及各地级市周边普遍表现为供小于求,为需求型区域,是内蒙古固碳服务的潜在受益区范围。其中省会城市的需求程度尤为明显。内蒙古固碳服务流动的实际受益区范围涉及京津冀城市群、山西省、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榆林市、甘肃省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内蒙古作为生态屏障区,其固碳服务对周边地区碳汇效应显著。

关键词 内蒙古生态屏障;固碳服务;供需平衡;流动效应

(责任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10.3981/j.issn.1000-7857.2023.08.01297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1435248.html

上一篇:中国主粮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荟萃分析
下一篇:林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增长潜力及交易机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