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地震滑坡编录

已有 3783 次阅读 2012-9-13 10:47 |个人分类:栏目:封面图片说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震, 科学研究, 工作量, 山体滑坡

      地震区多为山盆交界地带的高山峡谷区,也由此触发大量山体滑坡。地震滑坡编录工作是区域地震滑坡研究的基础,地震滑坡编录的完整性决定了后续地震滑坡区域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地震滑坡编录的主要方式有野外实地调查和基于遥感影像调查。地震滑坡编录方法经历了基于野外调查的滑坡编录、基于航片解译的纸质图编绘、纸质图数字化编绘、人机交互解译和地震滑坡遥感影像自动提取几个主要阶段。基于野外调查的滑坡编录方法,因实地调查工作量大的局限性,很难获得全面详细的地震滑坡编录图,后续统计滑坡数量、面积及进行滑坡空间分布分析比较困难。基于航片解译的纸质图编绘方法,因为可能的滑坡数量较多,获取准确的滑坡数量与滑坡面积比较困难,后续统计分析依然存在困难。纸质图数字化编绘的滑坡编录图则可利用程度高,有力地推动了地震滑坡研究。人机交互解译方法,需将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地理配准,由计算机直接开展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可以根据地形数据制作地震滑坡区的三维遥感影像,真实再现地震滑坡区域三维场景。该方法已经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区域地震滑坡编录方法。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滑坡覆盖面积广、数量多,其滑坡详细编录意义毋庸置疑。它不仅仅是后续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分析、危险性评价、泥石流研究、震区河流与地貌演化、活断层与滑坡关系等的研究基础,在工程意义上,详细编录图是获得震区流域内滑坡松散堆积物体积的基础,进而是获得沟口泥石流潜在物源体积的基础,可为后续的泥石流科学研究与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与依据。
      《科技导报》2012年第25期18—26页刊登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许冲的文章“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录及其与全球其他地震滑坡事件对比”,基于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与部分滑坡野外验证方法进行了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录。封面图片为汶川地震滑坡编录图,编录结果表明,地震触发了197481处滑坡,面积约1160km2,大致分布于约110000km2区域内,是当前汶川地震滑坡最全面详细的编录,也是有记录以来单次地震事件触发滑坡数量最多的记录。本期封面由金功博设计。(本刊记者   朱宇)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612281.html

上一篇: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下一篇:那些困扰多年的科学难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