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科学统计与唐诗研究

已有 4258 次阅读 2012-9-21 15:31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统计, 自然科学, 莎士比亚, Caroline

文/任增强
      身处西方语境的汉学家,借镜成熟的西学方法,对中国古典诗歌做深入的解析与细致的清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角度和新的研究方法。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Burton Watson)对唐诗意象的探查便引入自然科学中的统计学法,以确凿的数据和对规律的揭示为唐诗研究开拓出一个独特的路径。
      意象统计,是关于意象的一种量化研究方法。它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意象出现的频度加以统计,以具体数据为支撑,揭秘某种潜隐的文学规律。此法首创者为英国学者卡洛琳·斯珀津(Caroline Spurgeon),她曾以此方法对莎士比亚剧作中每一意象的出现频度加以统计,以揭示莎翁作品特有的品质[1]。
      华兹生将意象统计法运用于对唐诗研究,以清代蘅塘退士的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为样本,对唐诗中“木”、“草”、“花”、“鸟”自然意象的出现次数加以统计,由此华兹生得出《唐诗三百首》中泛称意象出现次数明显高于具称意象(以单个计)的结论。
      华兹生统计,在《唐诗三百首》所录317首诗歌中,泛称意象“木”出现51次、“林”出现26次。而一旦涉及到具体种类的树,唐代诗人是有所筛选的。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柳”与“松”,各为29次、24次。柳与松司空见惯,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唐诗中,华兹生以为原因在于“柳与松具有象征义或者隐喻义(symbolic or metaphorical connotations)”[2]。柳,与折柳送别的风俗有关,唐诗中所提及的杨柳大部分与此意涵相关联。松常使人联想到山林归隐,宁静与高洁,是以僧人或隐士为题材之诗歌的传统意象。此外,由于松树四季常青,在中国自古就象征着长寿、坚毅。在柳和松之后,出现次数较多的是“竹”与“桃”。竹,与归隐有涉;桃,象征着美人容颜的易逝,并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乌托邦有关;此外,诸如“桑”、“柏”、“枫”、“桂”、“梨”、“李”等具称意象在唐诗中只是偶尔被提及。至于后来在中国诗歌中时常出现的“梧桐”与“梅花”则是完全缺席的。另外其他13种树木仅出现过一至两次,通常是由于文学典故或是因为某一特质或与地理环境有关而被提及。如“棕榈”(palm tree),但并无西方人所联想到的浪漫,只会让唐代儒雅的诗人对南方蛮荒之地感到战栗。
      华兹生通过对“草”(plants)这一意象的考查,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泛称意象“草”总共出现了42次,而具体提到名称的植物只有“蓬”与“苔”。“蓬”是一种悬钩子植物,秋季干枯,枝叶断落,随风滚动,以此象征流离失所;“苔”则用以描写山林归隐。
      至于“花”这一泛称意象共出现87次。但具体被提及的花卉却仅有“芙蓉”、“莲”、“兰”和“菊”,主要因为其象征高洁与幽雅。
      “鸟”的意象亦是此种情况。“鸟”作为泛称意象出现了31次;被提及的具称意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雁”,主要取其传书的象征义;“凤凰”,祥和之意;“鹤”,与隐士或仙人有关;“鸳鸯”象征夫妻恩爱;其他普通的飞鸟,如“黄鹂”、“燕子”、“鸥”、“白鹭”则出现次数较少。
      如此,通过对唐诗中的自然意象加以统计考查,华兹生发现唐代诗人之写景咏物,多为粗线条地勾勒自然风光,而非工笔画似的细致描绘。进而,华氏归结说,唐代诗人之旨趣,并不在眼前之景,而是景物本身所寓有的约定俗成的比喻义与象征义。[2]在此,华兹生实际上是要指出,唐诗中的意象大都是泛称意象,即便出现具称意象,诗人的兴味也并非在于自然本身或者自然现象的丰富多样,而在于对诗人来说具有某种特殊意味或能够反映其思想或情感的自然具象,唐诗中的自然意象是“有所选择地加以觅取,借以激发或传达某种心境。山水不再仅仅作为纯粹的客观实体而被欣赏,而是参与到了与诗人情感的交互之中”[3]。个中缘由,华兹生以为部分原因在于“赋”与“诗”的不同分工。“赋”的功能在于细致入微地刻画草、木、虫、鱼等物象。而“诗”,从目的上看,重在营造一种氛围(mood)或表达情感;诗歌在形式上也是相对简洁,根本没有充足的空间来做细微描述。由是,诗人笔下的自然意象,便是粗线条的勾勒,即便有细节描刻也是为了借此表情达意。
      将自然科学中的统计法运用于对唐诗意象的研究,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所录诗歌之意象分门别类,逐一统计各自然意象类型反复出现之次数,华兹生发现了隐藏于数字下的奥秘:唐诗自然意象偏于表现情感与传达言外之意。关于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国内外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而华兹生的唐诗意象研究独特之处在于,摆脱了先前的主观印象式解读,运用自然科学的统计方法,让“抒情”之结论更为让人信服。
参考文献
[1] 卡洛琳·斯珀津. 莎士比亚的意象[M]. 殷宝书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2] Burton Watson. Chinese lyricism: Shih poetry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welfth Century [M]. New York &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3] Cecile   Chu-chin  Sun.   Pearl  from  the
dragon's mouth: Evocation of feeling and scene in Chinese poetry[M].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5.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615087.html

上一篇:“创新”的先驱
下一篇:2012-26读者之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