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谈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点

已有 2414 次阅读 2012-11-12 13:20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目标, 教育部, 科技部, 发改委

文/黄 涛
 
      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我想从科研管理中的目标定位、决策体制、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科研评价等突出问题来研判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有的突破点。
1   改革目标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一提法不准确,这会导致所有的科研领域都要面向经济建设。有些科技成果与经济本来就是“两张皮”,不宜一味地强调结合;有的不成熟的成果不好用、不管用;有的成果即使有技术可行性,但不一定有经济可行性。把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合适。
2   决策体制
      克服科技宏观管理上政出多门的“九龙治水”现象,推进科技决策的顶层设计。实现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等部委部分功能的合作合署合并,形成科技工作联合、协作、集成和统筹的局面。
      克服政府在科研管理上“越位缺位”现象,使政府定位于服务功能。政府不宜干预具体的科技工作,应致力于维护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引导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
3   资源配置
      应界定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边界,培育有自主意识、自律精神和自治能力的科学共同体,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实现科技管理由自上而下的“统治”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的“治理”模式的转变。
      克服科技资源上难以共享的“重复购置”现象,推动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超过西方国家,但利用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且,地方之间、部门之间、机构之间的科研信息也相互封闭封锁,制约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成果转化体制
      克服科技运行上缺乏统筹协调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象,接通并延长从科研到产业的转化链条进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从科学、技术、工程,到产业、经济、社会的长链条。科技活动不仅要遵循研发活动的规律,也要遵循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
      克服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功能错位”现象,明确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研究机构是知识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在科学创新中扮主角,但在技术创新中则应甘当配角。
      克服科技项目管理上自我封闭的“击鼓传花”现象,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开放创新。应鼓励科研机构“走出去”,“论文写在产品上,课题做到企业里”,推动产业界和科技界互补实现两者成长共生、发展共赢。
5  改革方法
      克服科技管理改革上单兵突进的“头疼医头”现象,系统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就科技体制谈科技体制,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来研究如何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难以取得应有成效。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不可或缺。
      克服科研改革取向上过分张扬市场导向的“和尚化缘”现象,使各科研人员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科技管理立竿见影的经济刺激方法往往不奏效或奏短期之效。基础研究尤其是纯基础研究,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6   科技评价体制
      克服科研评价上一年磨十剑的“重量轻质”现象,形成以质量和创新为核心的评价理念。简单量化评价方式正在成为学术浮夸的“催化剂”。应注重依据学术质量和水平评判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鼓励学术研究创新。
      克服科研评价上论文导向的“全民学术”现象,执行合理的分类评价。科学技术评价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
7   人才激励
      克服科技人才成长中论资排辈的“王选现象”,使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王选曾说:“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们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我55岁以后就没有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增加1个院士头衔。”“61岁我才开始卖狗皮膏药。”这番话大体反映了人才成长和创造中的问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学者的潜能,避免在最有创造性的20至40岁的黄金年龄段处于被动的“跑龙套”和“抬轿子”的地位。
      克服科研人员精神上的“犬儒主义”现象,追求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近年来,我国科研领域不差钱,不差政策,但是差一种求真务实、牺牲奉献的精神。科学界应力戒犬儒主义,着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时间和精力凝聚到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上来。
8   科研文化创新环境
      克服科研环境的“橘枳现象”,建设有利于学术创新的生态环境。海外华人有4千万左右,得到诺贝尔科学奖的共8人,中国本土有13亿人口,至今没有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使人不由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学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克服科研文化上“跑部前进”的“功夫在诗外”现象,形成竞争优胜的创新文化。科研文化上应大力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氛围和导向。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631751.html

上一篇:当世界变成了一堆数字
下一篇:2012-31读者之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