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诗在“知”与“情”之间的跳跃(范洪义作)

已有 1247 次阅读 2022-10-18 15: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上一篇短文中,我对诗评提出“跃”与“不跃”的概念,即好诗能自然从一景跃入一境而不显突兀或生硬。其实好诗对“情”与“知”的相互转换也有“跃”或“不跃”之分。 因为“知”出于理性思维,而“情”源自感性。知惑易断如裂石,情困难割如藕絲。我曾作“情谊颂”一诗,“惆怅上身不易丢,花露似泪釀苦酒。癡立池傍观败荷,未卜心悸传莲藕。月移晦云似失轨,地控引力索配偶。情义无形却张网,蜘蛛曾将玄奘囚。” 朋友何锐先生就评论此诗描慕情谊纠葛有张皇幽眇之功,诗中5、6句讲月移和地控是知性 ,而7、8句讲情网,这二者之间的转换较为自然。何锐说范兄能如此作诗应该是有理论物理的想像力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再如拙诗另一首“沉闷” ,“深衣蹬车入仄径,月兒躲雨不见影。楼群密处风失跡,云层巷中雷拘谨。郁闷缠冬冬更冷,湿浬沾身身薄命。一生都在沉思中,暗中摸索探物性。”其中3、4句讲知性,而5、6句描述心情。 更有单句中情与知皆有的,如“多愁善感落魄云,含蓄深沉夕阳辉” ,这些都应该是物理功底深者随口可以吟出的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5349-1359913.html

上一篇:评钱学森先生之问(范洪义作)
下一篇:学量子力学如何“会当凌绝顶”(范洪义作)

2 梁宝龙 任飞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