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的生命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on77

博文

柏林 --- 柏林爱乐篇

已有 4527 次阅读 2008-3-5 01:04 |个人分类:欧游心影录|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柏林爱乐乐团建立了1882年,团员都是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国的出类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绝伦,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每年柏林爱乐的三个年度音乐会“柏林除夕新年音乐会”、“欧洲圣城音乐会”和“夏季柏林森林音乐会”是众多音乐爱好者们关注的乐坛盛事之一。


 


 

柏林爱乐乐团的建筑很特别。它包括两个音乐厅,一大一小,其外观都是很有棱角,且装饰成金色,大厅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一反音乐厅台前席后的常规,演出台在大厅的中央。这样音乐就象池塘中的涟漪,一波一波的传向四周的观众。

 

雕塑拉提琴的小姑娘在金色音乐厅前的剪影

 

我的感受,听交响乐无非两个途径。一个听对话,一个是听旋律。比如梁祝,其中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对话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绵绵情语,而英台回家后乐曲中粗暴和低沉的旋律代表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尖细而高昂的旋律代表抗婚的焦急和愤怒。而旋律可以抒情,也可以叙事。梁祝开篇温婉优美的旋律是在记述春光明媚祝英台春游时的甜美女儿态,而大部分古典主义的音乐都象色彩艳丽而变化多端的织毯,让人爽心怡神。

 

今天听到的上半场的乐曲 The Shadow of the Night” 是一首现代作品,注重的是意象而不是旋律,深夜、辗转不能入眠。细若游丝的提琴若半梦半醒的睡意,时而是惊悚的梦,时而是田园般的美丽。虽然情绪是紧张的,但是你不能不叹服作品强烈的感染力,仅仅凭借音乐就能让你身临其境。

 

 

下半场的Richard Strauss 的作品“A Heroic Life”,是一首交响诗作品。Richard Strauss是德国人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就象中国人听梁祝一样,最出彩的是“英雄血站沙场”部分,步进步趋的鼓声,伴随着激昂华丽的旋律,一直把你带到电闪雷鸣的最高潮。终场时自然是掌声雷动。

 

柏林爱乐这样富有盛名的乐团,却不忘记面向青年的音乐普及工作。乐团指挥Rattle爵士认为“音乐不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是一种基本需要,应该成为人生的充满活力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人都能演奏音乐,任何人都能以某种方式作曲”。下图正是Rattle演出后与青少年们在一起的照片。

 










二月底,柏林爱乐刚刚到亚洲举行了一次巡回演出,在音乐厅看到了这场纪录片的海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68-16919.html

上一篇:柏林 --- 物理协会年会篇
下一篇:柏林 --- 博物之岛篇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