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奇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经典热力学也称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的准静态过程的自发性; 它是真实热力学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博文

热力学的"状态与过程"

已有 12924 次阅读 2022-2-7 15:4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热力学的“状态与过程”是一组仍能不断产生新意的概念. 本文拟结合功热本质, 探究该命题.

  1. 状态

        热力学中系统的状态,也称“态”,是指系统所有热力学性质的集合. 

        系统状态确定,它的所有热力学性质均确定并单值.

        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是指系统的客观属性,诸如:温度(T)、压强(p)、体积(V)、熵(S)、物质的量(n)、摩尔定压热容(Cp,m)、热力学能(U)、焓( H)、吉布斯能(G)及亥姆霍兹能( A)等.

   1.1 热力学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态是指无论环境是否存在,系统的热力学性质(TpVSm等)均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系统必须同时满足热平衡(系统温度恒定)、力平衡(系统压强恒定),化学平衡(系统无可测化学反应发生)及相平衡(系统无可测相变进行).

       由于范特霍夫平衡箱作用[1],平衡态热力学规定所有的热力学状态均为热力学平衡态.

  1.2 状态函数及分类

      热力学性质也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一般可分为广度与强度性质两大类.

      ①广度性质:与系统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的状态函数,称广度、容量或广延性质. 比如热力学能(U)、焓( H)及熵(S)等;

      ②强度性质:与系统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的状态函数称强度性质. 诸如温度(T)、压强(p)及密度(ρ)等.

  2. 过程

       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称完成一个热力学过程,同一个热力学过程可由不同热力学途径实现, 有时也将热力学途径并称为热力学过程.

       按照系统熵变计算方法不同,可将过程分为元熵过程与复熵过程.

    2.1 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2]是指热力学过程的任一瞬间,系统均无限小的偏离平衡,并随时可恢复平衡,客观要求该过程必须无限缓慢、连续且无突变,该过程δQT▪dS,δWV≡-p▪dV.

    2.1.1 热量(Q

       热量[3]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用来改变系统混乱(无序)度的能量交换形式,记为:δQT▪dS

       系统的混乱(无序)度通常是指系统微观粒子的几率分布,只要系统的规定熵发生变化,即dS≠0,则系统与环境之间,一定存在热量交换.

   2.1.2 体势变(WV

       体势变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用来改变系统空间势能的能量交换形式,记为:δWV≡-p▪dV.

       需指出:热量与体势变的微分定义式,只有通过确定路径的积分,才能变为现实的热量及体势变,因此热量与体势变均为过程函数.

       热力学准静态过程可分为:①自发过程;②可逆过程(热力学平衡)[4];③非自发过程三种类型.

    2.2 元熵过程

       热力学元熵过程要求:dS=δQ/T.

       元熵过程包括①恒温恒压下的化学反应或相变;②恒温恒容下的化学反应或相变;③理想气体pVT变化的恒温、恒压、恒容或绝热过程等.

       元熵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3 复熵过程

       热力学复熵过程要求:dS=Σ(dSi)=Σ(δQi/Ti).

       复熵过程包括①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1)变化至终态(p2,V2,T2);②恒压下,1摩尔25℃的水与足够量0℃的冰混合等.

      由于元熵过程最接近于功、热的本质,平衡态热力学通常只研究热力学元熵过程.

   3. 结论

   ①热力学状态也称热力学平衡态;

   ②平衡态热力学通常只研究热力学元熵过程;

   ③热量与体势变均为过程函数.

参考文献

[1]余高奇. 范特霍夫平衡箱与热力学平衡态.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科学网博客, 2022,1.

[2]余高奇. "准静态过程"假说的自恰性探讨.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科学网博客, 2022,1.

[3]余高奇. 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科学网博客, 2021,8.

[4]余高奇. "准静态过程"假说与经典热力学的主要热力学性质对比.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科学网博客, 2022,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74471-1324328.html

上一篇: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下一篇:Einstein质能方程与热力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