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i Publishing 植根中国 影响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aipublishing

博文

冷泉港亚洲学术会议,科爱与您探讨线粒体最新发现

已有 1142 次阅读 2023-9-6 13: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Mitochondria and Metabolism in Health and Disease会议将于10月30日-11月3日在苏州举办会议将包括八场口头会议和一场海报会议,涵盖多个关于线粒体的最新研究发现。部分演讲报告和所有海报将根据与会议主题的相关性从提交的摘要中选出整个会议期间在紧凑的学术报告中穿插轻松的非正式社交互动,为参会者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保证活跃的学术交流。


科爱将携Mitochondrial Communications等相关期刊参加本次大会,Mitochondrial Communications期刊主编陈佺教授也是本次大会的组织者之一。

我们希望在本次大会中与诸位同行共同探讨线粒体相关前沿研究成果,欢迎学者们关注并参加。


会议官方注册网站:

https://www.csh-asia.org/?content/1334


Mitochondria and Metabolism in Health and Disease 

Oct 30 - Nov 03, 2023

地点

冷泉港亚洲学术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阁


ORGANIZERS


Prof. Paolo Bernardi

帕多瓦大学临床病理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

线粒体通道及其在细胞病理生理学中作用。定义了通透性转换孔(PTP),即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由 FOF1 ATP 合成酶二聚体所产生。确定了游离线粒体中调节 PTP 的关键点,如膜电位、基质 pH 值等结合位点、氧化还原敏感的特定位点等。开发了原位监测线粒体功能的工具,证明了将 PTP 作为退行性疾病和癌症靶点的机理问题。他的研究已扩展到体内模型,证实早期线粒体的适应性在肝癌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由VI型胶原蛋白缺乏引发的肌肉萎缩症等疾病。




Prof. 陈佺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和线粒体生物学研究,集中研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了解细胞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深入分析线粒体动态变化和质量控制得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线粒体和细胞凋亡关键分子为靶点,筛选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分析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实验室同时开展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



Prof. Nika Danial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癌症生物学和医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线粒体代谢、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等多学科领域,确定细胞“燃料”选择的分子决定因素及其对细胞命运和功能的影响,对癌症、糖尿病和癫痫等疾病的细胞应激结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Prof. 石川 香 Kaori Ishikawa

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线粒体功能变化对细胞和生物体影响,研究成果包括确立了线粒体融合因子 MFN2 的功能障碍突变体可在小鼠神经元中随时特异表达。而 MFN2 功能障碍可诱导神经变性,MFN2功能障碍会诱发神经退行性变;MFN2 的功能对神经元的维持非常重要,发现同一突变体会因表达时间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症状。



KEYNOTE SPEAKERS


Prof. Leonid Sazanov

奥地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重点是呼吸链复合体 I,这是一种巨大的酶(约 1 MDa),是细胞能量产生的核心。至今已发现在细菌到更复杂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复合体 I 的所有第一个原子结构。以及研究其他相关的膜蛋白复合物,如反转运蛋白。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设计复杂的生物分子机器,并对医学方面有诸多影响,现其研究小组还致力于开发潜在的候选药物。



Prof. Luca Scorrano

帕多瓦大学生物化学教授

研究方向:专注于了解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机制。他在细胞凋亡和线粒体病理生理学以及线粒体动力学和器官间接触位点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实验室确定了Opa1(视萎缩蛋白1)在保持线粒体嵴紧密连接,这是线粒体呼吸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此外还发现Opa1的增强可以纠正线粒体疾病和钝性肌萎缩、中风和心脏缺血。实验室将Mfn2(一种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突变的蛋白质)确定为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第一个分子桥,推动了细胞器间接触点这一新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有助于目前对线粒体形状和结构如何影响细胞过程和细胞稳态的理解。


MAJOR TOPICS:

1.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2.Structure of energy-conserving complexes

3.Mitochondria and metabolism

4.Mitochondria in calcium signaling

5.Mitochondrial dynamics

6.Mechanistic basis of mitochondrial diseases

7.Mitochondrial protein homeostasis and quality control

8.Mitophagy and inflammation

9.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

10.Mitochondrial stress response and aging

11.Mitochondrial channels

12.Mitochondria in cell death and cancer


Invited Speakers:


Paolo Bernardi, University of Padova

Silvia Campello, Università di Roma Tor Vergata

Heping Cheng, Peking University

Quan Chen, Nankai University

Nika Dani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Laura Greaves, Newcastle University

Min-Xin Guan, Zhejiang University

Jin Han, Inje University

Yuki Hanada, Rikkyo University

Kaori Ishikawa, University of Tsukuba

Hong Kyu Le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Karin Nowikovsky, University of Veterinary Medicine, Vienna

Emi Ogasawara, Osaka University

Koji Okamoto, Osaka University

Valentina Perissi, Boston University

Pere Puigserv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Erin Seifer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Orian Shiriha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Ye Tian,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Li Yu, Tsinghua University

Zhuohua Zha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海报及摘要奖


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会议互动,我们将从所有接收到的摘要中选取合适注册参会者进行口头报告,或者海报展示。凡参与海报展示的参会者(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均有机会获得冷泉港亚洲颁布的海报奖学金 $100 ~$500不等。



期刊简介


X25902792.jpg

Mitochondrial Communications是一本致力于线粒体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线粒体疾病临床研究的学术期刊。期刊主要刊发线粒体理论与临床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章和评论论文。

期刊主编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佺教授担任,期刊荣誉主编由美国费城儿童医院Douglas Wallace教授担任。


荣誉主编:Douglas Wallace 教授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


主编:陈佺 教授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Mitochondrial Communications定期举办线上研讨会,与学者们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欢迎学者们关注科爱官方视频号获取直播信息,部分视频回放也可在视频号观看。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01688.html

上一篇:Meta-Radiology首期论文已全部上线!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年麻醉科博士后招收简章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