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介绍--(2015-3-7)陈吉宁:摸清土壤污染家底,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

已有 3076 次阅读 2015-3-8 12:11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希望CCTV或其它主流媒体制作一部反映中国土壤生态环境的纪录片

    ——水、大气、土壤三者之中,水污染早众目睽睽,大气污染已粉墨登场,土壤污染犹深居简出 

      2014年4月17日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宏观上提供了土壤污染的数据(附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 年4 月17 日)”来自环保部官网,http://www.zhb.gov.cn/gkml/hbb/qt/201404/W020140417558995804588.pdf)。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 年4 月17 日).pdf

            新华网北京2015年3月7日专电(记者胡浩、顾瑞珍)治理土壤污染是我国向污染宣战三大行动之一。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说,目前环保部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5-03/08/c_1114558944.htm)

           陈吉宁说,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让土壤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要加强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遏制土壤污染扩大的趋势。对污染的土地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好污染的管控,避免污染扩散和扩大。此外,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适合我国的污染治理技术体系,逐步推动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依公众认知而言,水、大气、土壤三大自然资源也是三大自然环境之中,水污染早已众目睽睽、臭名昭著,大气污染近年也粉墨登场、天网灰灰(取“天网恢恢”谐音),土壤污染则貌似深居简出、霸气内敛。其实,土壤污染早已为害,只是有些深藏不露,不易为人察觉而已。因此,特别需要揭露土地污染的真面目,使其原形毕露,使土壤能够尽量返璞归真、焕发生机。

附1:http://www.donews.com/media/201404/2753933.shtm

                                 中国首次发布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2014-04-18
       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其中,镉、汞、砷、铜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详细情况,请听本台记者的报道。
       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2005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历时九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从数据上看,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此外,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主要污染物为镉、汞、砷、铅等。
       长期关注土壤现状的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表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我们国家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了不少环境负债。特别是围绕工矿业活动产生的污染比较集中。像一些矿山、冶炼、尾矿带给农田的污染;也包括在城区和郊区生产类的企业,有化工厂、电镀等,它都有有机和无机的污染物。而且我们国家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和发生事故后的惩处执法方面,仍存在制度的缺失。” 
       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有1000万公顷;与此同时,近年来曝光的湖南镉大米事件、陕西等地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也触目惊心,土地污染涉及粮食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方面面。然而,高胜达介绍说,土壤一旦污染,若要修复需要很多的财力和时间。
     “污染很难消除,因为土壤和地下水的自净能力非常差。当然也有很多修复方法,我们国家以前比较关注的是微生物和植物的(修复方法);国外针对污染场地用的一般是物理、化学类的修复方法。你把土壤弄污染可能很简单,但是你要修复它可能要花费10倍甚至100倍的投入,才能把它弄干净。”
       土地污染治理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今年“两会”上承诺,今年将出台并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环保部正在抓紧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行动计划,总思路是以保障农产品[-1.11% 资金 研报]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努力遏制土壤污染的扩大趋势,维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利用的环境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加强污染治理和修复。”
       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吴晓青强调,土壤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也在推进。
      “另外还要告诉大家,土壤环境保护法已经列入本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目前已形成初稿,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进程,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附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9047&do=blog&id=871507

                                  再次为柴静视频点赞: 打破僵局!  

                                           蒋大和

   感谢各位网友,支持我前两篇博文,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和热烈讨论。 

   想下来,我觉得应当再次为柴静视频点赞:打破僵局! 

       APEC前后,曾有一段时间热烈讨论雾霾污染。但之后到春节至今,讨论热情显然降低。例如在科学网上,只有几篇有关春节鞭炮该不该放的博文,一闪而过,不记得有比较吸引的讨论雾霾或PM2.5污染的文章。当然重要原因是,北京市近期PM2.5浓度虽有起伏,但不严重,年初一至年初三有轻霾外(初三傍晚前有风沙来袭),鞭炮曾使PM2.5浓度暂时升至350微克/立方米(请看官园站春节期间数据)。

 

   但更重要原因是大家在等待。。。。。。雾霾是什么?霾从哪里来?该怎么办? 

   但是这种有很大影响的报告会,为什么是柴静“自费?”召开的?

   我们的政府官员哪里去了,手握科研经费的研究团队哪里去了? 

   像这样的污染企业,当地政府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不愿说。

   科研团队专家忙,飞机来去,小车接送,多在大城市,不一定了解。得到的数据许多是“收集”上来的,未必真实。而科研成果写成SCI文章发表了,何必说? 

   上篇博文建议科学网联系科研团队,让他们来发布科研成果和做科普报告。看来还不够激进:柴静发出挑战了,你们重要科研团队,应战吗!

附3:http://www.infzm.com/content/83855

                     不能说”的土壤普查秘密——是结论太恐怖,还是过程不科学?

                                                      南方周末记者 袁端端 谢丹

                                                                             2012-12-13 11:14:26

   “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为何六年前启动,两年前已结束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千呼万唤不公开?如今它面临更严重的质疑:布点不密,难堪重任。
   中东部地区、矿山开采冶炼区的土壤负荷已达极限,约70%的土地受到污染。保守估计,各类风险较大的污染场地,在全国城市及其郊区约有1万-2万个。
   六年前,一场官方宣称耗资十亿元的土壤污染摸底战役在全国悄然拉开。
   三年前,环境保护部一名副部长公开承诺:一旦结果出来,“将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公布”。
   两年前,这场被称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最全面的土壤污染调查终于完成,各界翘首期盼。
   2012年的今天,纵然媒体和公众不断呼吁和追寻,官方调查结果仍未公布,甚至连调查过程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更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学界及业界不少学者开始认为这项全国普查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难堪摸清土壤家底的重任。
   这六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秘而不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苦衷?而中国真实的土壤污染状况,又究竟怎样了?
                                                                  秘而不宣
   三千多个采样点,一千多个日夜,150名科研人员像经过严格培训过的“特种部队”,将所辖土地分成网格化的点,采集土壤样本,拍摄照片,再进行样本分析统计,最终建立数据库和样品库。
   这是6年前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中广东一地的情形。浙江省湖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陈江也经历了这一幕,他记忆犹新:“以前没有,我们很少做土壤调查。”
   正是2006年夏天,《全国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总体方案》层层传达到各地环境监测站,要求监测人员利用GPS指引,严格按照4×4平方公里的网格化方式采样。
   这场历时三年半的土壤污染调查,范围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部陆地。
   依照预期,各地的调查结果将绘成一张巨幅的中国土壤污染图谱。其意义不言而喻:土壤污染调查数据是所有后续治理工作的基础。
   业已取得的成果,从数字上说,也可称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采集土壤、农产品等各类样品二十一万多个,获得有效调查数据495万个,点位环境信息数据218万个,建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库和样品库,组织完成全国总报告和专题报告,完成12项试点工程、18份研究报告和7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草案。
   但接下来的事让人意外。这份调查的最终结论却秘而不宣,图谱含糊不清。南方周末记者翻阅了六年间各省市组织调查工作的公文、汇报、阶段性总结,毫无所获。环保局、土壤所、高校、监测站……几乎所有和土壤污染调查有关的人员都避而不谈。
   某些场合,探询调查结论甚至成为禁忌。2012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记者参加北京召开的一次有关土壤调查结论的研讨会,会议却因为临时获悉有记者在场,而不得不草草结束,会场上关于结论片言难寻。
   “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导组专家、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自1994年开始关注土壤污染问题,他曾不止一次呼吁开展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和信息公开。因签署了保密协议,这位专家婉拒了对于调查结果的提问,仅仅透露,“结果其实没有那么恐怖,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公开”。
   “这场调查原本仅仅是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根本没有想到后来会引起社会那么大的关注。”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回忆道。
   受访专家对是否公开和原因都莫衷一是。
   “不公布的主要原因还是环境数据的敏感性。最终结果肯定是要公布的,但不知道是全部公开还是只是在系统内公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宋静分析道。
   多名受访专家表示理解保密的苦衷,在没有切实的处理办法和法规出台前,全国污染土壤状况一旦公布,将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担忧和经济损失。
   “土壤的问题不仅是土壤,涉及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都没想好之前,怎么公布?”高胜达也不赞成将这次调查结果公布。
   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响亮则担心,这是一种数据壁垒。“全国性土壤调查工作量极大,得到的数据也非常可贵。不同部门在数据共享上是存在壁垒的,环保系统和科研系统并不是一条线的。”

附4:http://www.bjny.gov.cn/nyj/231595/603501/603544/520012/index.html

                                    环保部审议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来源:北京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21日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会议认为,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首要保障,是人居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状况,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深入分析污染源、总结各地保护土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计划》明确提出,土壤污染防治要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坚持源头严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公众参与。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计划》提出了依法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控以及土壤修复工程、以土壤环境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主要任务,明确了保障措施。(中国环境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872857.html

上一篇:李小文先生出生日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1947年3月2日还是3月24日?
下一篇:Global Change(全球变化)的首创者是人文学者还是科学工作者?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