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重庆医科大学欧云生教授团队:脊柱结核病灶中的硬化骨对抗结核药物浓度影响的研究 | MDPI JCM

已有 1911 次阅读 2022-12-22 14:0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者介绍

图11.png

欧云生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骨肿瘤、脊柱结核、生物材料、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51篇,累计影响因子396.085。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脊柱与骨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常委、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创伤外科杂志》《重庆医科大学学报》、Spine 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计委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图22.png

蒋官印 博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博士,师从脊柱外科专家重医附一院副院长胡侦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在脊柱结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Frontiers in Nutrition、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等 SCI 期刊发表论著文章14篇,累计影响因子56.94,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4。担任 SCI 期刊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客座编辑并主持专刊,担任《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委,同时担任 Frontiers in Nutrition、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等多个 SCI 期刊审稿人。多次参加国内外骨科学术会议,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结核病大会做大会发言1次。

图33.png

杜兴 博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博士,主治医师,就职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及骨肿瘤的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Lanc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等 SCI 期刊发表文章13篇,累计影响因子271.035,被“Hanson 临床科研”评为2021年全球骨科领域最具活力学者之一。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现担任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期刊副主编,Disease Markers 等 SCI 期刊编辑。


文章导读

脊柱结核病灶内抗结核药物疗效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病灶内抗结核药物浓度低下会导致脊柱结核保守治疗疗效差,甚至导致手术患者脊柱结核复发。前期研究者发现病灶中硬化骨对抗结核药物浓度有阻碍作用,同时病灶中硬化骨在手术中是否彻底清除也有一定争论,硬化骨对抗结核药物浓度的影响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蒋官印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JCM) 期刊发表了文章,通过前瞻性研究确定了硬化骨对病灶内抗结核药物浓度分布的影响作用,并分析了抗结核药物在脊柱结核患者血液和椎体病灶之间的分布规律。


研究过程与结果

本研究是一项观察性、前瞻性的单中心研究,纳入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1例脊柱结核患者。根据患者术前 CT 将患者分为硬化骨组 (15例) 和无硬化骨组 (16例)。所有患者术前4周均应用 INH 0.3,RFP 0.45,PZA 1.5,EMB 0.75 正规抗结核方案。

纳入标准:

(1) 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脊柱结核;

(2) 术前标准化抗结核化疗至少4周;

(3) 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4) 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1) 术后病理诊断非脊柱结核;

(2) 术前未进行标准化抗结核化疗;

(3) 重症感染和肿瘤化疗患者;

(4) 有脊柱结核手术史的患者。


手术取样与处理流程

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手术前2小时口服抗结核药物,在手术过程中同时搜集患者血液,椎体病灶内组织和椎体健康组织样本。所有样本进行处理后置于-80℃条件下保存。所有样本搜集完毕后统一处理,送入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实验室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仪 (HPLC-MS/MS) 测量出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

图4.png图1. 显示脊椎健康骨组织和病灶组织位置的 CT 扫描图像。


研究结果分析

硬化骨组和非硬化骨组的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硬化骨组和非硬化骨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图5.png

两组的各组织药物浓度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药物浓度分布趋势相同,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在血液最高,其次是正常的椎体骨组织,椎体病灶组织的药物浓度最低 (表2)。

表2. 硬化骨组和非硬化骨组中不同组织内抗结核药物浓度测量结果。

图6.png

两组药物浓度的组间比较结果:

在血液或和正常椎骨组织中,硬化骨组和非硬化骨组的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无统计学意义 (图2a, 2b);在椎体病灶组织中,硬化骨组的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均低于非硬化骨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2c),说明病灶内硬化骨的存在会导致病灶内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显著下降。

图7.png

图2. 硬化骨组和非硬化骨组在血液、椎体健康组织和椎体病灶组织的四种抗结核药物浓度比较。


无硬化骨时的抗结核药物药物分布规律:

在无硬化骨存在的时候,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与椎体病灶组织内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利福平拟合度为0.954,异烟肼拟合度为0.927,吡嗪酰胺拟合度为0.813,乙胺丁醇拟合度为0.802 (图3)。

图8.png

图3. 非硬化骨组中血液与病灶组织间四种药物浓度分布散点图。


研究总结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脊柱结核病灶内硬化骨会阻碍抗结核药物进入病灶,导致病灶内抗结核药物浓度低下。第二,病灶内无硬化骨存在的情况下,四种抗结核药物在脊柱结核患者血液和脊柱病灶内的药物浓度成线性关系。基于以上结论,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点未来的研究方向:第一,通过增加样本量,进一步建立抗结核药物血液-病灶浓度评估系统。第二,在病灶内有硬化骨存在的情况下,仍然有部分患者病灶内抗结核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杀菌药物浓度,同时已知硬化骨具有不同分型,因此,研究人员推测不同硬化骨分型可能会对抗结核药物分布有不同影响,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其相关关系。


原文出自 JCM 期刊

Jiang, G.; Qin, W.; Du, X.; Zhang, Y.; Zhang, M.; Xiong, T.; Zhao, D.; Ou, 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e Blood and the Vertebral Focus of Spin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J. Clin. Med. 2022, 11, 5409. 


JCM 期刊介绍

主编:Emmanuel Andrès,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trasbourg, France; Michael G. Hennerici,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Germany

主要发表所有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方面的论文,涵盖但不限于心脏病学、胃肠病学和肝胰胆病学、临床神经病学、肿瘤学、骨科、内分泌与代谢、肾脏科和泌尿科、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口腔科、肺病学、眼科、妇产科、免疫学、血液学、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耳鼻喉科、皮肤科、临床药理学等研究领域。

2021 Impact Factor:4.964

2021 CiteScore:4.4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51 Days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68811.html

上一篇:对话JMSE期刊客座编辑——浙江大学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徐志伟教授 | MDPI 人物专访
下一篇:疼起来真要命:疼痛对45至64岁女性的影响 | MDPI Geriatrics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