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ics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omicsJ

博文

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第六十五期“脂滴靶向降解化合物对表型影响的研究”圆满举办

已有 617 次阅读 2023-9-1 09:5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3年8月8日晚,由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共同举办的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第六十五期顺利开讲。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教授,作了主题为“脂滴靶向降解化合物对表型影响的研究”的精彩报告。论坛由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执行主编、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丁琛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39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参加了本次论坛。

鲁伯埙教授

鲁伯埙是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英国高级牛顿学者、新基石研究员等。获科学探索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教育部优秀成果(青年科学)奖、吴瑞纪念基金会顾孝诚奖等奖项。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著名神经生理学家Dejian Ren。其后于国际领军药企Novartis(诺华)任博士后,师从工业界导师James Palacino及学术界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Marian Difiglia。回国后开展独立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干预策略研究,揭示了疾病的源头机制和随时间加速恶化的机制、发现多个干预药靶、提出并初步实现了自噬绑定化合物(ATTEC)这一药物研发新策略。近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四十篇于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hemical Biology、Cell Research、Phenomics等期刊。Nature论文入选Nature年度十大杰出论文,Cell Research论文获Sanofi-Cell Research杰出论文奖。部分成果被领域同行于Nature等期刊十余次撰写专文推荐,认为成果是领域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一颗升起的明星”(a rising star)等。

丁琛教授
论坛开始,主持人丁琛教授代表主办方对莅临的嘉宾及观众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IHPI)、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HuPI),以及演讲嘉宾鲁伯埙教授做了简要而隆重的介绍。
报告中,鲁伯埙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团队原创降解技术——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ATTEC)相关的工作基础,并指出ATTEC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场景,可用于各类靶点的降解包括蛋白、细胞器、脂滴等。
接着,鲁教授着重介绍了团队在利用LD·ATTEC新型分子降解脂滴方面的研究进展。团队发现,LD·ATTEC化合物可激活脂滴的自噬途径并选择性地清除脂质液滴,该成果实现了首次非蛋白类生物大分子的靶向降解,并实现了靶向降解技术从蛋白向非蛋白物质的突破。鲁教授介绍了团队一系列的验证结果,例如LD·ATTEC可改善db小鼠及NASH小鼠模型的表型,预示了该化合物在减轻糖尿病与肥胖症状的潜在应用前景。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LD·ATTEC可增加db小鼠耗氧和产热并可降低血糖,该结果证明LD·ATTEC具有增加代谢与降低脂肪酸的能力,相关机制还待进一步阐明。
其次,鲁教授介绍了团队关于LD·ATTEC化合物在疾病应用中的工作成果。例如,LD·ATTEC可通过清除脂滴干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团队研究证实,LD·ATTEC治疗显著清除了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组织中的脂滴,而不干扰脂质合成相关蛋白,并能挽救ApoE-/- 高脂喂养小鼠的RPE变性和光感受器功能障碍。这一结果提示脂滴的积累与AMD的表型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从机制上讲,ApoE-/- 高脂喂养小鼠表现出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升高,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LD·ATTEC治疗得到缓解。该研究成果为降低脂滴水平来治疗AMD早期发病提供了切入点。
最后,鲁教授简要介绍了团队在探索脂滴清除与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工作进展。鲁教授表示,LD·ATTEC可通过清除胶质细胞脂滴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并改善实验对象的相关行为学表型,相关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抑制及减少小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在精彩的报告后,鲁伯埙教授还与观众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如有观众提问:“是否有可能针对特定组织进行脂滴的消除从而改善疾病症状?”鲁教授答复:“这具有挑战性。我们在做神经退行性疾病时,LD·ATTEC化合物主要影响实验对象的脑部,在血脑屏障保护的情况下化合物不会扩散全身。然而,如果将化合物注射到外周血,该化合物则会扩散到各个器官并显著在肝脏和脂肪细胞处积累。总体来说,LD·ATTEC化合物没有特别好的靶向性,未来可能需要借助其他给药手段来实现组织靶向特异性的目标。”
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将持续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讲座,第六十六期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将于8月15日(下周二)晚上20:00-21:30举行,届时将由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带来主题为“中国人群免疫年龄1.0模型建立及未来的挑战”的报告。敬请各位同仁关注!

Phenomics期刊简介

Phenomics是一本新创的同行评审国际期刊,聚焦表型组学前沿研究,搭建全球表型组学领域专家交流的国际平台,推动该领域相关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

本期刊拥有强大的国际编委团队,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担任主编,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Leroy Hood院士、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Jeremy Nicholson院士、德国莱布尼兹环境医学研究所Jean Krutmann院士、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共同担任副主编,复旦大学丁琛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另有来自全球多国的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共同组成编委团队,以及四十多位青年科学家组成青年编委团队。

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科研人员投稿! 

Phenomics官网:springer.com/journal/43

投稿链接:editorialmanager.com/pn

编辑部邮箱:phenomics@ihup.org.cn、phenomics@fudan.edu.cn

欢迎关注Phenomics官方公众号

文章来源:人类表型组计划公众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58836-1401072.html

上一篇:Phenomics|一种用于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睡眠表型标准操作程序
下一篇:Phenomics | 复旦大学张孝勇课题组联合华山医院任彦课题组揭示定量磁化率成像在胶质瘤分子分型中的价值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