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听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wind 树欲静而风不止,何妨姑且听之?

博文

新春

已有 3435 次阅读 2011-2-11 18:40 |个人分类:纽约纽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松鼠会, 话剧,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当初随手点了点,就把博从MSN搬到了wordpress。回国才发现,压根连上不去。自此就跟友人们失了联系。没人捧场,也少了很多写博的动力。
  今天鬼使神差地做了份“无用功”,点了点朋友在wordpress上的博,才发现又能上了。欣喜之余好好补了补课,看看兄弟姐妹们这一年来又发表了哪些高论。
  看到当初一起做话剧的朋友在跨年的时候念叨了一句:“那个时候叶哥还在呢……”嘿嘿,不知道的肯定以为叶哥“去”了呢……
  可是,笑过之后却不可抑制地哀怨起来。记忆中尽是曼哈顿岛的种种,漫散开来,无孔不入。
 
  不记得听谁说过,成功的人总能及时总结自己。
  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少总结自己的人。至少从美国回来之后,从未认真总结过在美国的两年半。
  说这两年半是成功的,那绝对是瞎话。可要说这两年半是失败的,我也心不甘、情不愿。因为至少有三件事令这两年半变得意义非凡。
  第一件事是我们的话剧,以及由此所认识的所有弟妹们(剧组没人比我年纪大)。当然,更不用说在话剧之前就认识了的导演。如果没有我们的相识,或许仍会有这部话剧,但它百分之百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很期待能在北京跟他们喝酒,我想这样的日子不远了。
  第二件事是加入科学松鼠会。坦率的说,我跟他们有代沟。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准80后”,直到混入松鼠会才发现,应该把“准”改成“伪”。我是一只懒惰的松鼠,但我很庆幸能加入这些年青人,因为他们总是不断提醒着我:做人做事都要有激情。BTW,松鼠会到是没人叫我“叶哥”,但他们叫我“叶大”。
  第三件事是翻译《Why evolution is true?》(《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别跟我抱怨这个书名译得不好,整本书从头到尾只有这个题目不是我译的。不过我也承认,我拿不出更好的译文来。到现在印了两次,总印数一万册。想想有将近一万中国人看过我笔下的文字(虽然是翻译的),也算是对得起喜欢爬格子的爱好。可惜教我从小读书认字的姥爷走得早,要是他能再多几个月时间,就能看到我的书了。虽然他断然不会懂生物学,但作为家里唯一曾经著书立说的人,他一定会为能有拙作付梓的外孙感到骄傲。
 
  记得排话剧那时候,剧组流行酒后掏心掏肺。我好几次都掏过这样一句话:当这出话剧落幕的时候,也就是我的青春落幕的时候。
  很不矫情地说,我是认真的。
  我承认我很爱玩,但没人能玩一辈子。我很开心能有话剧为我的青春作句号,对一个伪文艺青年来说,大概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文艺的了。
  但是,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即便是伪艺术,同样如是。倘若激情不再,还能玩个P啊!所以我说我很庆幸能加入松鼠会,至少让我能看到当他们冲向未知之未来时全身横溢而出的激情。
  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吧。
 
  不过,春天之后,总还会再有春天。要不怎么说“新春”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6138-412022.html

上一篇:114街的书店
下一篇:更改Linux虚拟机的屏幕分辨率

1 孙学军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