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ceanside

博文

[转载]台站介绍 | 辽宁西北部草原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已有 480 次阅读 2023-12-1 11:14 |个人分类:科技期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草地研究GR  草地研究GR -- Grassland Research草业科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


辽宁西北部草原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辽西北草原站”)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境内,地理坐标E 120°55′、N 41°53′,采用一站九点的布局,是为完善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EN)体系建设、满足暖性灌草丛类草原以及森林草原过渡带和农牧交错带的研究需求,系于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北票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建立的集生态监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野外观测研究平台。

区位特征

辽宁西北部草原位于欧亚草原东南边缘,与科尔沁沙地镶嵌,地势多为低山丘陵,土壤瘠薄,属于亚湿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400-500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4倍,主要植被类型为暖性灌草丛、暖性草丛和温性草原,生物多样性丰富,饲用牧草近千种,野生优良牧草300余种。该站所在区域处于森林和草原过渡带、农牧交错区及华北-长白山-蒙古植物区系交汇地带,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重点区域之一,被国家林草局划入困难立地科学绿化范畴。同时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的生态站布局中尚未布设灌丛草原生态站,因此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辽西北草原站的建设极为必要,它必将成为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中不可或缺的平台。

台站定位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针对草地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等重大生态问题,立足辽宁省内草原的区位特点,系统开展水文、土壤、大气和生物因素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发退化和沙化草地恢复治理、可持续管理以及农牧交错带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逐步把辽西北草原站建设成“观测—科研—示范—推广”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精良、人员队伍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研究水平较高的长期观测与研究平台,为国家同类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根据。


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执行编辑:王楚怡)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68995-1411996.html

上一篇:Grassland Research助理执行编辑彭京伦副编审赴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交流访问
下一篇:[转载]实验介绍 | 耶拿实验(the JENA Experiment)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