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分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jps 为高分子科研成果提供发表的园地,传播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打开国内外高分子学术交流的窗口

博文

华中科技大学赵强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阳离子-偶极相互作用诱导的凝聚体用于天然海水中水下黏附

已有 348 次阅读 2024-5-22 13:5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水下黏附在组织粘附、生物医学涂层、药物输送、可穿戴设备、传感和能量存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低盐度海水的湿态黏结剂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针对天然海水的离子黏结剂研究进展较少。这是由于高盐度会削弱界面结合力,屏蔽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黏结失效。设计可在天然海水中使用的黏结剂是一个挑战。

      基于上述背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赵强教授课题组设计咪唑乙腈(IA)对聚氯丙烷(PECH)进行改性,合成了阳离子聚电解质(PECHIA,图1a)。PECHIA水溶液在天然海水中可发生自凝聚(图1b)。由于海水中的高盐度,聚合物链之间的静电斥力被屏蔽,“阳离子-偶极子”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触发PECHIA链自聚集形成凝聚体(图2)。

image.png

图1 (a) PECHIA的化学结构; (b) PECHIA溶液(100 mg·mL−1, 1 mL)与NaCl溶液(1.2 mol·L−1, 1 mL)混合并静止0.5 h的照片

image.png

图2 PECHIA/NaCl混合物静止后下层凝聚物的流变曲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触发PECHIA自凝聚所需的临界NaCl浓度(CNaCl),以及NaCl浓度对液-液相分离后底部凝聚物组成的影响(图3)。

image.png

图3 (a) 20 ℃时PECHIA/NaCl混合物随PECHIA和NaCl浓度变化的相图;(b) 不同NaCl浓度下PECHIA/NaCl混合物底部凝聚物的质量比。

      PECHIA的水溶液在天然海水中发生凝聚和自交联,允许在海水中与各种底物进行水下黏附。该黏结剂在天然海水中的瞬时剪切和拉伸黏结强度分别为47和119 kPa(图4),而固化后其在天然海水中的拉伸黏结强度可达~739 kPa。通过在天然海水中黏结砂粒并构建三维砂粒模型,展示了PECHIA在自然海水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图5)。

image.png

图4 PECHIA凝聚体在20 ℃自然海水中不同时间的(a)剪切和(b)拉伸黏结强度。

image.png

图5 PECHIA在天然海水中原位黏结砂粒并构建不同形状的三维砂粒模型

image.png

      该工作即将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专辑刘旭斐博士研究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赵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信息:

Cation-Dipole Interaction-Induced Coacervate Underwater Adhesives in Natural Seawater

Liu, X. F.; Zhang, C. R.; Peng, H. W.; Zhao, Q.

Chinese J. Polym. Sci. 

DOI: 10.1007/s10118-024-3141-5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82600-1435149.html

上一篇:双原位合成超低填充硼酸钙/PE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介电储能研究
下一篇:复旦大学彭娟团队特约研究论文:溶液浓度对聚(3-丁基噻吩)溶液聚集态和薄膜结晶结构的影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