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嵌入式融合

已有 3443 次阅读 2008-2-29 13:52 |个人分类:工作点滴|关键词:学者

    帕斯卡曰:“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病吞没了我,犹如我是一个原子。由于思想,我却拥有了整个世界。”吾就象是帕斯卡说的那粒原子一样,融合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也象帕斯卡说的那粒原子一样,融合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吾常常能够感觉到吾之大,却往往忽略了吾之小,更加无耻地忘记了吾之融合。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分类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点智慧而已,人类怎么能够由于分类之详尽而脱离于这个系统而独立运转呢?!
    一个系统若是有生命的,则最基本的要求是,它必须以牺牲其它结构为代价使基本的结构稳定化。换言之,任何结构框架一旦被选择,就绝不存在静态的稳定性,只要出现了其它更合适的结构框架,或者处于新的结构框架之中,它就可以变得不稳定。“毫无疑问,人类的思维不用符号(或词)绝大部分也都能进行,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否则,为什么人类有时会自发地对某一经验感到惊奇呢?这种惊奇,似乎只是当经验同人类的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有冲突时才会发生。每当人类尖锐而强烈地经历到这种冲突时,它就会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的思维世界。这个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第一卷第3页)。 ”
    科学不过是知识的一种,人类的知识对象由三部分组成:
1 通过感官所产生的观念,初始敏感性;
2 由于恐惧(病态),心灵(幻觉)中所产生的观念,拓扑可复制性;
3 记忆贺想象所产生的观念,周期点上的周密,即收敛性。
    (1)和(2)是(3)的前提或者条件,(3)是对(1)和(2)的综合、分析后而获得新结论。在时间嵌入空间的有限结合中,(生命)系统结构的巨大重复性破坏了系统的平衡,却要求平稳地融合和生成新的结构。融合只对中间状态才起作用,然而中间状态就是嵌入式状态,(嵌入式)中间状态从高熵值信息生成,又将分解为低熵值信息。以此为目的的系统的这种能力,称作生命的代谢作用。
     为了保证平稳融合中不会导致信息的完全丧失,融合过程中的信息需有一种内在的能力,指导其信息自身的组合并且保持系统中迄今积累起的信息。这种内在的自催化能力,称作自复制能力。
    系统噪声限制了处于一定状态的自复制过程的精确度,突变性被定义为自复制误差。复制误差是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突变性在物理学上总是联系着自复制性,但是它们在逻辑上也是进化所要求的。这里存在着某种阈限关系,处于阈值时进化最快。如果超出阈值,进化过程中积累的所有信息将丢失。
  当出现新的有利突变的单独(嵌入式效果)拷贝时,即会失去稳定性。而且,对于保持系统中迄今积累起的信息,自复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作为条件(1)和(2)的必要前提的平稳融合,将会导致信息的完全丧失。
    嵌入式是生命的开始,融合则是生命的长养。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125-16553.html

上一篇:“癌”
下一篇:知识不一定是科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