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蜂同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yanc

博文

佛罗里达寻虫记之 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区教学实验室 精选

已有 7683 次阅读 2018-1-17 07:5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科普, 昆虫, 佛罗里达大学

佛罗里达寻虫记之

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区教学实验室

陈华燕

2017年倒数的第二个星期,为了采集一些虫子,一个人到佛罗里达的Gainesville盖恩斯维尔)和Orlando(奥兰多)进行了为期十天既按计划又不按计划的寻虫之旅。这是来美帝后第三次为了找虫子去到比较远的地方,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有近一半的时间是自己一个人驾车在各种乡间小道,林子和植物园游走,也算是在毕业之前了来一场自驾游的心愿。有人说,旅行能够延长生命,这点似乎很难考证。但旅行确实能够丰富对生活的感受,因为旅行往往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体验更多的经历。如果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那某种意义上说,旅行确实是延长了生命,至少是增加了生命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包括各种好玩的和不好玩的。

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区教学实验室(UF’s Natural Area Teaching Laboratory

这是坐落于佛罗里达大学校园西南角的两片相连的绿地,占地有60英亩。里面有林间小道,湿地和小池塘。有点像广州华农的树木园。据说这个教学区是致力于科普学生和公众有关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知识。这是我在国内外见过科普做的最好的地方。像很多教学园区或植物园一样,很多植物旁边都立着关于该植物的介绍。在国内以及美国很多地方的植物园,这样的牌子一般只简单的标有植物的学名,原产地和分布。但这里的牌子做的更好,不仅有这些信息,还有简单的生物学特性介绍和有关该植物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而且每个牌子上都带有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还可以搜索到更多的信息。植物牌子旁边,往往还有一些取食该植物的昆虫的牌子。同样,昆虫的牌子也有很详细的信息和有趣的故事。当然,还有很多关于在园区可以找到的菌类和动物的牌子介绍。除了这些,还设置了一些相当于知识竞猜之类的牌子,多少有点寓教于乐的味道。个人觉得,这才是科普教学园区的典范,把园区内的各种生物联系起来介绍,既能让人学到知识,又让人觉得好玩。


1. 园区内的林间小道,有点像广州华农大的树木园。就像当年在华农,一遍一遍的在树木园里逛,在Gainesville的几天里,我把这些个小道逛了好多遍。估计我走过的角落很多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都没有走过。


2. 在小池塘中间穿过的木桥,据说池中有鳄鱼,但是我没看到。


3. 园内有多块介绍直翅目昆虫的牌子,用手机扫描牌子上的二维码,可以听这种螽斯的叫声。


4. 园内的趣味宾戈(Bingo游戏题板。谁先在园内找到5种表格中相连的物种,谁先赢,很适合小朋友玩。


5. 蝴蝶的科普,有生物学介绍,寄主植物,还有有趣的故事。


6. 两种长得很像的蝴蝶的比较介绍。

除了科普外,更吸引我的当然是这里的虫子了。刚到Gainesville的前四天没有租车,第二天用脚步丈量了佛罗里达大学一圈后,累得够呛,脚底也起了水泡。接下来的两天就只好乖乖的呆在这个园区里找虫子拍了。当然,在这里也找到了我要找的粉蚧,虽然不一定是我要找到的扶桑绵粉蚧,这里暂且不说,后面再一起说说这些奇葩的事。


7. 池塘里的蜻蜓稚虫


8. 池塘里的仰泳蝽


9. 长得像鼻涕虫的叶蜂幼虫,它就叫做鼻涕虫或蛞蝓叶蜂。


10. 铜绿色的叶蜂幼虫


11. 第一次见这种黑白相间的小螳螂。


12. 放牧介壳虫的蚂蚁。


13. 企图寄生介壳虫的跳小蜂。


14. 仔细看蚂蚁的脑袋前面,它咬着寄生介壳虫的跳小蜂,这就是蚂蚁放牧的原因:蚂蚁为介壳虫驱赶天敌如寄生蜂,介壳虫为蚂蚁提供蜜露。但直接把寄生蜂吃掉,这个还是第一次见到。

(未完待续)




博物之旅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1302-1095241.html

上一篇:生物标本馆的数字化
下一篇:你怎样学习效果最好

7 张叔勇 蒋继平 杨正瓴 杨金波 董全 黄永义 张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