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评鉴“北师大附二中一位90后小兄弟发的论文”

已有 3020 次阅读 2011-5-2 18:26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90后, 北师大附二中

评鉴“北师大附二中一位90后小兄弟发的论文”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02/2011 01:45:37

这是翟老师“推荐”的一篇论文,旨在说明“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兄弟的文章拜读后,感觉到文体的倾向很是不好。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又要耽误了新一代人。不知道《冰川冻土》杂志是什么档次。其学术内容的事情可以不问,但是行文的规矩还是要有的。没有人给学生把关,从收稿到修改只有12天,显然不能说是个敬业的态度。

作科学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把事情说明白了。题目《北极沿岸地区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水分转化过程研究》不能算好。第一是北极沿岸地区的所指不够明确,给人的感觉是讲北极圈的事情。但是看文章内容,不过是北极中很少的几个区域的采样。氢氧稳定同位素不如直接用2H和18O来得明确。如果镜某要写的话,这个题目是《北极圈内外3处水体中2H和18O含量变化的调查以及该地域水循环的推测》。

用词不规范也是个很明显的文体。比如这段:
 


其中“对样品进行了氢氧稳定同位素成分测定”显然是要说含量测定。“不同水体中的稳定同位素具有不同特征”显然是想要说“不同地域水体中的稳定同位素含量有所不同”。“δ18O与δD的变化受到了……”一句,显然应该是“18O与D的含量受到了……”。“δD的变化”就要被理解成为变化的变化了。“格陵兰峡谷深处的海水中有约1/3来自于冰川融水……”是要说水的深浅呢?还是要说“深入”到内陆的地方呢?

就这一段摘要部分就写得如此不规范,对后边的正文是否值得评论,还要看大家的反应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39613.html

上一篇:硬伤部分。为什么两极的重水含量少?
下一篇:因语言歧义带来迷惑。还是拿中学生的论文说事儿。

2 吴玉昆 翟远征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