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c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ghuanzhi

博文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10-11章学习小结

已有 3032 次阅读 2011-7-2 20:09 |个人分类:经济学学习小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环境经济学

第四篇 政策应用

Ch10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配置理论

10.1 手段:管制(指令、标准、法律);经济手段(金钱刺激:收费、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

10.2 评价标准:环境效果;经济效率;公平性;可行性;可接受性。

10.3 管制手段的分析

10.3.1 模型分析:单企业(边际费用=边际收益);多企业(排污收费时边际去除费用高多排,低则少排,比起同等排放量的标准,费用要少)。

10.3.2 最优控制手段:取决于管理手段;边际费用曲线与边际损失函数的特性。

10.3.3 期望效率收益比较:(最佳统一排放手段污染控制费用-最小社会总费用)/社会最小总费用=效率收益。经分析,可以得出污染控制边际费用的弹性系数是影响费用分布的关键因素,以正态分布为例,污染控制边际费用的弹性系数越大,各排放源间控制费用差异程度越大,从标准控制向收费转变的社会费用相对节省率越大。

10.4 经济手段的影响分析

10.4.1 相同企业下:排污收费和许可证交易净收益最大,排放标准、产品收费次之,削减污染补贴较排放标准更次。

10.4.2 不同企业下:边际企业(边际费用偏离均值较远)在标准手段下边际私人成本可能高于收费手段,从而产生高于收费的价格与低于收费的生产水平。

10.4.3 边际损失递增下的影响分析:Rose认为在边际费用递增时,收费率等于边际损失费用时,该收费实际上使企业过多地承担了费用。在企业甚少,一企业占总排放水平很大时尤甚。

10.5 政府收入与效率损失

10.5.1 焦点:以收费代替税收来提升效率对政府收入的影响。

10.5.2 结论:考虑税收替代影响的最佳收费率时,建议收费或许可证下收入最小的做法将降低税收替代收益;为增加收费收入,即使收费率调至边际损失费用之上,效率损失仍很小。

10.6 动态分析:不确定条件下,许可证制度可以减少因估计产生的社会损失,但在技术革新刺激上却比上收费与补贴。

10.7 总结:

手段

有效控制排放

产品价格合理化

税收替代收益

标准

0

0

0

收费

+

+

+

许可证之拍卖

+

+

+

许可证之免费发放

+

+

0

补贴

+

-

-

Ch11 应用趋势

11.1 收费: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与税收差异;使用者收费与管理收费(向使用清洁设施的排污单位收费)

11.2 排污权交易:排污交易制度的建立(分配排污权、排污权交易、排污权的银行存储、排污补偿);价格干预(对有潜在价值的剩余物补贴或拟定价格使其重回市场)与责任保险(通过保险费体现治理费)

11.3 押金制度与财政补贴:押金(产品出售时附上回收押金);财政补贴(补助金、低息贷款、减免税)、综合利用资源的奖励、税收(价格、贷款、折旧)。

11.4 趋势:增加新收费项目;排放交易;押金;补贴转向新技术开发。

11.5 我国前景:改进收费手段(明确收费目标、治理转预防);市场方法的试行;补贴与押金促企业开展全清洁运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6487-461622.html

上一篇:王金南——环境经济学5-9章学习小结
下一篇:张帆——资源环境经济学学习小结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