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中国, 中国催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achina 化学家(www.chemj.cn)

博文

诺贝尔奖:我国无缘为哪般?(转载)

已有 3669 次阅读 2007-10-18 07:24 |个人分类:休闲灌水娱乐|关键词:学者

 

当前,世人瞩目的2007诺贝尔奖项正在公布中。该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命名。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生获得发明专利355项,并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在临终前决定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5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首次颁奖。小木虫学术博客!S%ir U?B v5EM

1x'q0Z0U2X$h186979
5~1M q(s+L186979小木虫学术博客,d$l9_)o Uwt
  颁 奖仪式在每年的12月10日进行,以纪念1896年12月10日去世的诺贝尔。诺贝尔奖分奖章、证书和支票三部分,金质奖章重0.23公斤,直径6.5厘 米,由纯度23K的黄金制成,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各奖项的奖金最初约为3万美元,近年来已超过100万美元。小木虫学术博客dU![?S xc"zM2c?f*S
小木虫学术博客py!g3s@ g6k5f8L
小木虫学术博客1V&h:C^+l2~/Vu

'mP.z&WBA'c4B;n186979  自1901 年颁发诺贝尔奖以来,截至今年10月9日,已有771人和19个组织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数人或数个组织多次获奖。女性获得这一殊荣的有33人,最有名的 是居里夫人,她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最年轻的是英国人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他以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在1915年获得 物理学奖,获奖时只有25岁,并与其父亲共登领奖台。年龄最大的是美国人雷蒙德·戴维斯,他由于在“探测宇宙中微子”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2002年 物理学奖,时年88岁。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有6对父子、4对夫妇和1对兄弟同获殊荣。美国纽约州韦斯特彻斯特县的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村,虽然只有8000人口,但却出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小木虫学术博客7P,lYTbn
小木虫学术博客iuSW7F5h+d
小木虫学术博客a@|i~:Wm/`

9E*M `+gB186979  然而,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来,却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 缘。对此,人们见仁见智。撇开一些偶然因素外,看法比较集中的认为首先是应试教育造的孽。应试教育要求所有人都用标准答案回答问题,以“成绩”为唯一标准 来要求和检验教育结果,人们从小就养成俯首贴耳、唯唯诺诺,无条件服从别人发号施令的习惯,学子们变成了整天为考试忙碌的“机器人”,人人都沉醉于分数的 高低,迷恋于名次的追求,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严重压抑,自信心丧失殆尽。
4FHyK]186979
3k4^'W pM5p3R186979小木虫学术博客c L9q@!E+vk
小木虫学术博客(S?f2O,j@5v!n-i_'h
  其次,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及高等教育中过细的专业划分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使得许多学生画地为牢。另外,缺乏培养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在我国少年儿童中,立志从事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少,而更多的人是选择做明星、企业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一些不错的“科学苗子”,也都慢慢变成了一个个角逐分数追求享受的“近视人”。
.T^(EY%@)s-w186979小木虫学术博客3{,r T0ufl3A3Z.}!j
小木虫学术博客;i(n*g HI.小木虫学术博客1w,e)|1zP
  科 学的魅力来自未知而不是已知,科学的真谛在于否定而不是肯定。理论创新自然不能在现行的理论框架内翻花样,真正的创新不能只沿着旧理论的轨道前进。一个没 有超前意识的民族不是伟大的民族,我国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的现象应该引起国家有部门的重视,让中国博士生走向世界科学前沿、走进诺贝尔殿堂十分必要。小木虫学术博客?LWXa9_ e"u2L
小木虫学术博客z'[ o jy&z+k
小木虫学术博客 jV*Hkgr h3u

{3u@T |JYZ4~186979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http://fuxing.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11429040&extra=page%3D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3-9217.html

上一篇:【人物访谈】催化人生——Bob Grubbs教授
下一篇:写给准备读博士的!(ZZ)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