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催化剂载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xiangyun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博文

纽伦堡游记

已有 8594 次阅读 2008-3-4 15:55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                                           

 纽                              纽伦堡游记

 

    纽伦堡是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就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许多中国人知道纽伦堡,都是从“纽伦堡审判”开始的。的确,在纳粹统治时期,每年一度的纳粹党代会都在此召开,人数多时竟超过百万。可见,纽伦堡当时多么风光。也正因为如此,二战中纽伦堡遭到了盟军的猛烈轰炸。仅1945年一月的一次轰炸就摧毁了纽伦堡90%以上的古建筑。战后,纽伦堡迅速进行了重建,而且像大多数德国城市一样,重建时尽可能地恢复城市原来的古老风貌。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我早就想去见识见识。可惜,当年洪堡基金会组织旅游的时候,却绕过了这个城市,我心中不无遗憾。正好今年的欧洲材料大会在纽伦堡举行,其中有一个半导体纳米线的专题。我现在做的碳化硅和氮化硅纳米线都属于半导体,所以很想去听一听别人都在赶什么。于是,向洪堡基金会申请了一个月的回访,其间去纽伦堡参加会议,很快就批准了。

    早上8点钟我从哈勒的马普研究所公寓出发,先坐城铁到火车站,结果火车站只有一个人卖票,排队的人却挺多。等我买上票一看表,已经快9点钟了, 840分的火车已经走了。因为对他们这儿的火车都比较熟悉,所以也没着急。到站台上看了看,发现有一列去莱比锡的车马上要开,就上了车先到莱比锡。在莱比锡等了大约半小时,就坐上了去纽伦堡的ICE火车,3小时后到纽伦堡。下了火车,在地下通道中随着人流和箭头指示,向古城出口走去。走出地下通道,就看见不远处一座教堂的双尖塔。同样随着人流往教堂方向走,我还得留意街两旁的旅馆,问了几家以前住过的,如ibisHoliday inn等,结果都是客满。心里不免有些着急,继续沿着石头铺成的街道往里走,眼看着就到了教堂跟前。教堂四周都是石头铺成的街道,不很宽敞,但都很漂亮,商铺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街头艺人的歌声和音乐声在四周回荡。我知道这已经是市中心了,可是还无心欣赏,因为旅馆还没着落了。我走到教堂前,又回身望了望,忽然看见街边二层高的地方伸出一个小牌子“City Hotel”,显然是个小旅馆。我赶紧走过去,按照指示上到四层,摁门铃后听见里面有人答应,好半天才出来一位老先生。我问他,这儿是不是旅馆,有没有空房间。他说有,我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我跟他看了一下房间,卫生间,淋浴什么都有,45欧元一晚上。我觉得太好了,那些80多块钱的旅馆也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这里处于市中心,离火车站又不远,去哪儿都很方便。他把刚才看过的那个房间的钥匙给了我,又给了我一张德文的登记表,就走了。我艰难地填上自己的名字、出生日期,以及到店日期后,就不知道剩下的空格里该填什么了。他回来看了一下表,问了住几天后,就说好了。他又问我需要不需要地图,给我找了一份英文地图。我又问他,要不要先预付一些钱,他说离开时再给。我回到房间一看,窗户正临大街,对面就是Kaufhof,德国有名的大商场。在房间里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我就去会务组报到。坐电梯下了楼,一出门就发现,门口就是个地铁站,看来根本不用去火车站坐车了。这里正好是地铁一号线,可以直接到我们开会的地方,纽伦堡会展中心(CCN)。到会务组,领了资料,没有别的事,就回来了。还有半天时间,可以到市中心走走。

 

·                            实际上纽伦堡古城并不大,旅馆旁边的这个教堂叫圣劳伦斯教堂,几乎位于古城中心。圣劳伦斯教堂1260年开始动工兴建,像多数欧洲教堂一样,一百多年后才完成。从火车站过来的这条街叫“国王大街”,实际上既不宽敞,也不笔直,两边是林立的小商店和旅馆。站在教堂正门前,往西走不了多远,就会看到一组由青铜雕塑和白色大理石组成的喷泉。喷泉和雕塑是1984年才建成的,但创作基础却是一个德国诗人在1541年写的一首诗。据说,作者通过一组人和动物的夸张动作表示婚姻生活的幸福与不幸。但喷泉旁边匆匆而过的游客恐怕没有几个人能了解其中的含义。走过这个颇具现代特色的喷泉,我们马上就会面对一个古老的塔型建筑,实际上它的名字也叫“白塔”。可是无论从那个方向看,都是砖红色的,没有一处呈白色。这个塔也是纽伦堡的一处古迹,13世纪时是古城的一个城门口。就是现在它也没有完全退休,还是地铁站的一个出口,地铁站的名字也叫“白塔”。继续往前走,还可以看到一处教堂,叫伊丽沙白教堂。教堂并不高大,特色是有一个巨石围成的小院子,不像教堂,倒像城堡。

        回到圣劳伦斯教堂,继续沿着国王大街往北走不远,就到了佩尼茨河。佩尼茨河把古城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部分。由于河不宽,桥又多,再加上城区的街道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如果不留心的话很可能走过去都不会发现。桥上有几处风景很漂亮,可以拍照留念。过了河,再走一个街区,就到了市政广场,德文叫“Rathaus Platz”,一般都是城市最初的中心广场。跟我们中国的广场不一样,德国的市政广场通常都是集市摆摊的地方,只不过大家都得按规定的时间和位置摆。当然了,肯定不允许在地上摆。既然是市政广场,自然少不了市政厅,当然还有一些在本城有重要影响的单位,如银行等。广场周围,不管单位多有钱,外表也不能随便装修,必须和广场的古朴风格一致。广场边上有一个圣母院,正面有一个巨大的钟表,钟表的指针总是指着中午12点。钟表下方的雕塑很有意思,几个穿着鲜红衣服的侍者围绕着一个长者。如果钟表的指针还走的话,我估计正点时那几个侍者还会转圈、奏乐,就像慕尼黑的那个一样。不过,广场边上最因引人注目的大概是一个叫做“Schöner Brunnen (Beautiful Fountain)”尖塔形建筑。从名称上看,最初也许是个喷泉。塔高17.3米,和周围的建筑物比起来,算不了什么。但金碧辉煌的外表, 40多个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以及他们各式各样的动作造型常常让人留恋往返。可能也是怕人触摸损坏雕塑,周围设计了一个正多边形金属护栏。护栏的东南部,有一个可转动的金色圆环,叫“愿望环”。如果你此时心中有什么愿望,千万不要忘了转一转“愿望环”。

    转过“愿望环”之后,沿着“愿望环”边一条上坡的街道往上走,大约200米,就来到了纽伦堡最著名的景点—恺撒城堡。这里的恺撒并不是哪个皇帝的名字,而是德语“Kaiser”音译,它的意思就是皇帝。城堡建在一座巨石形成的小山上,大约只有几十米高。这是德皇海因里希三世在他的帝国里建造的第一个城堡。那时候,皇帝为了向人们显示他的权威,经常到各地巡游。巡游时不能带大量军队,但又害怕出意外,只能在各处修建坚固的城堡。为了安全,城堡一般都建在陡峭的山顶上,这样才能易守难攻。可是如果建在深山老林中,一来交通不方便,二来又无法享受人民的拥戴,所以选址很难。这里正好满足皇帝城堡的一切要求:离城市很近,山不高但四面都是悬崖峭壁。难怪,皇帝首先看准这个地方了。城堡有前后两条通道,前面下去就是市政广场,后面是一个木桥,桥有十几米长,下面也有十几米深。我估计,这个桥当初也许是吊桥。城堡里有皇宫,花园,以及有高高的了望塔,城堡周围是巨石垒成的一米多厚的城墙。为了防止被敌人围困,山上不仅有储藏大量粮食的仓库,还煞费苦心地在岩石上打了一眼水井,据说有50米深。可见,作皇帝也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

·                          从恺撒城堡上看纽伦堡,就像在埃菲尔铁塔上鸟瞰巴黎,不仅能看到古城的全貌,就连远处的现代化建筑也一览无余。今天,纽伦堡不仅是德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而且还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会展中心。热情的纽伦堡人正通过实际行动抛弃过去的种族主义偏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007年9月27日于 MPI-Halle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232-16859.html

上一篇:诲人不倦的长者
下一篇:在法国经历“三八”妇女节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