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波茨坦——花园式的德国名城 精选

已有 6783 次阅读 2012-2-3 19:03 |个人分类:游记往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德国, style, 奥林匹克, 波茨坦, 水上运动

[本篇文字写于2000年4月,照片摄于2005年3月]

 

     波斯坦是德国Brandenbug州的首府,也是世界上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学名城。东北方向距德国首都柏林25公里。我们住在波斯坦的一个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基地内,紧临Havel河。
     波斯坦的整个城市被Havel河及其支流围在中间,犹如Havel河中的一个岛屿。当年德国国王Frederick William一世来到时,这里到处是原始森林和沼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会看中这片土地作为他的夏宫。或许是因为这里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他请来大批能工巧匠和大量的士兵,并专门从阿姆斯特丹请来治水能手,建造了大量的荷兰式的运河和尖顶住房。
     今天主要讲一下波斯坦的由来及城内最大的公园--Sanssouci公园。
     Potsdam最著名的建筑群体是位于城市西部的Sanssouci公园。昨天天气异常好,天空碧蓝,空气清新。我们昨天上午骑车逛了几个小时。此公园为普鲁士帝国的Frederick大帝(William二世)1745至1747年间建造的夏宫,作用与颐和园或承德的避暑山庄类似,不过Frederick大帝来此公园时可不是办公的.而是为了远离国事烦扰,得到彻底的享受。距今250年前,Frederick大帝(William 二世)继承王位之后,德国已成为当时军事上非常强大帝国,国力应该非常雄厚。Frederick大帝不仅军事上指挥有方,对各种艺术也特别珍爱。因此他决定修建一座巨大的王家公园。波斯坦能够成为世界上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学名城,Frederick大帝当为第一功臣。
     公园内古树参天,绿草满园.中心建筑Sans Souci宫依地就势,从下到上建了六个梯田状的长满葡萄的大型平台,六层平台的顶部建了一座宏大的殿堂--Sans Souci宫,平台的最底下为一圆形大水池.池内金色的鲤鱼成群结队,水面上野鸭嬉戏.自底透过高高的喷泉向上望去,Sans Souci宫异常美丽壮观。需要说明的是,Sans Souci宫的第一份草图可是Frederick大帝亲自设计勾画的。
     Sans Souci宫的正西边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荷兰风车,我没有过多地观赏,只在远处遥望一番.更远处的西南方向是此公园内另一代表性的Neues宫(Neues Palais),宫殿由几个彼此独立又互相衬托的建筑组成,远远望去,巨大的大理石石柱以及四周及墙壁上排布着的无数大理石雕像,给人一种庄重、堂煌、神圣的感觉。我们没有人记得希腊或罗马神话,也没有人好好看过圣经之类的书,只能草草地从外表上欣赏一番雕像。
     为了更显国王的情趣,Frederick大帝还令人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中国式茶馆。若事先不知道有此建筑的话,我们或许不会发现有此建筑。茶馆四周都是经过西方化处理或解释的中国人雕像,特别是女性雕像,已经看不出中国人的味道。或许对于德国人来讲,这已经很中国味了,但我们同行的六个人花了很长时间也不能明确肯定这是中国的建筑。只能从外面的一个地道的中国式香炉和猜想中估计这个就是Chinese Teahouse,最后问了一位德国女士,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Chinese Teahouse。回来后对照一份波斯坦的介绍,才进一步确认。
     公园内还有一个热带植物园.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建筑。我们不知公园的面积有多大。至少有几平方公里。

    其实,整个波茨坦就是一个大花园。

01

02 柱子上刻着欧洲主要城市的距离

03

04

05

06

07

08 穿过这个门就是波茨坦的步行街

 

09

10

11

12

13德国化的“中国茶馆”

 

14 德国化的“中国茶馆”

15 河边的鸳鸯很好看

16

17

18 这个就是文字中说的风车

 

19

20

21

22

23

24 右侧的宾馆是2005年访问时所住。2000年以学员身份在德国时住在波茨坦大学的宿舍里。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签署波茨坦协议的地方 1913年至1917年威廉二世为德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储修建的Ceicilienhor

 

36 签署波茨坦协议的地方 1913年至1917年威廉二世为德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储修建的Ceicilienhor

 

37

38

 

 

39 公园全貌 (请放大查看“Ctrl”+“+”)

40 Sanssouci宫 (请放大查看“Ctr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317-534002.html

上一篇:“做假”与“做真”——有感于拆了真的建假的
下一篇:德国的科学为什么如此发达——波茨坦电报山随想

18 刘立 张玉秀 刘洋 刘全慧 杨月琴 李学宽 付碧宏 赵丽莹 杨远帆 余昕 吕洪波 高建国 庄世宇 徐索文 张焱 crossludo dulizhi95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