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高校改革的全球化风潮 精选

已有 5474 次阅读 2014-11-30 14:3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近日,光明日报报导了《自然》杂志关于高校改革的论文。按《自然》杂志的概括,高校改革事实上是源于以下现实压力:1)学生数量的巨大;2)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导向;3)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出现。文章认为,没有现成的办法,高校只能把自身当成实验室来获得实验解,并给出了4所高校作为案例。

      在宏观层面上,以上的现实压力是的确存在的。联想到在上世纪中叶后的教育改革,基本思想上是有痕迹可寻的。缩短学制无疑是减小在校生数量的办法之一,国内外高校都已经用过了,但是学生质量下降了。扩大高校数量和规模,国外的社区大学、国内的三本大学,也试了,代价还是质量下降。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导向也试过了,高校办公司,教授开公司,等等,国内外都搞过,效果不行,既没能体现出高校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也搞得学校自身难受的不行。

      至于开放式在线过程,我国的电大就是其前导模式,也不行啊!所以,开放式在线课程不会对高校构成实质性威胁。

      换句话说,我国高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面对的问题基本上是上面的前两大问题。我国的解法五花八门,但是效果很不令社会满意。因而,我们有理由否定《自然》对问题的概括。

      我国学者较熟悉的《第三次浪潮》等未来学学者们对本世纪高校面临问题的概括是:1)在知识大爆炸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完整的知识。也就是如何实现对知识的压缩后传授。2)面对动态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高校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响应。

      显然,我国高校30年来的经历表明:未来学学者们概括的问题本质是对的。对比之下,《自然》文章的概括就小儿科了。

      一个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高校教学最基本层面的难题是:无法实现知识压缩后的传授。太压缩了学生不懂,不压缩则课时根本不够。

      从专业分类来看,太大类了(压缩专业数量)的大班教学效果不行而且学生专业知识面又不行,细分专业则师资不足而且学生基础知识面又不行。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归结为知识压缩问题。

      宏观来看,国内外在近50年间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是在专业细化方向上的,而且,大多数的学术研究也是以分枝化方式和路线进行的。学者们忙于加入创造知识大爆炸。知识的压缩类研究,也就是抽象的理论概括性研究非常的少。

这类抽象的理论概括性研究不受学界重视的原因是:1)它概括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且为了这种概括会修改现成的或传统的概念或观点。至少在初期,这类抽象概括不会产生有价值的科学新发现。2)如果各学科的抽象概括要取得协调性(理性上的协调性),则会需求各学科都使用一个具有非常广泛概括性能力的数学语言,而这个语言肯定是远超出微积分所能概括的范畴。而这一条是非常的受到学界鄙视的观点(其代表之一就是对统一场论研究的鄙视)。

本博文认为,全球高校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知识的压缩后传授。在目前,由于过去对知识压缩的抽象理论类研究不足,还不足于形成配套成龙的教科书系列,而且此类人才早就被发表论文导向所边缘化,也不可能在高校改革中有多大的影响力,因而,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会根本无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面对动态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高校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响应。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高校解决科学基本理论的传授问题,从而有底蕴来用科学理论面对各类变化,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然而,全球高校几乎无例外的减小基础科学的教学量(原因是归纳为抽象理论的传授困难),精通基础科学理论的师资不足(这类师资被论文指标压制掉了)是个全球性问题。

我认为,我国高校过去30年的道路国外高校也会走的,这是因为:既然是高校把自身当成实验室,那么肯定会把重复性实验当成重要的实验选择原则,尤其是在舆论的各类刺激下。一个例子就是:中国高校论文的快速扩张就已经导致国外把我国高校高看一眼了,而加上我国的确在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成就,难免有一批“学者”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高校的各类改革有正相关关系,从而用统计学推理得到结论:中国高校过去30年的扩张改革对中国科技和经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结论绝对是正确的,但对如何在动力学意义上起作用外人是搞不清的。差别在于,我国学者看到的是不足部分,为未能取得更好的作用而感叹;而国外学者则看到表面化的东西,主要就是拿来吹的东西,把那看成是秘诀是肯定的。我们学习国外经验的时候不也如此吗?从《自然》所列举的国外3个高校的改革措施,看来看去都有点像是另一个版本的中国高校改革。

总合以上的讨论,中国高校进入世界一流的机会在于:1)率先实现对知识的压缩后传授(超越战略);2)在高校解决好现代科学基本理论的传授问题(赶上战略)。

原则上,这类机会是全球高校共享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9-847448.html

上一篇:电磁场与引力场
下一篇:科学研究与科学出版业面对的尴尬

21 武夷山 闻光远 曹聪 郑永军 王林平 陈苏华 彭渤 马建敏 曹君君 杨正瓴 戴德昌 褚昭明 韦玉程 杨文卿 陈楷翰 徐晓 陈绥阳 eastHL2008 a8246794613 lbjman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