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有些老师值得你铭记一生

已有 4544 次阅读 2012-1-13 13:3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命运, 性格, office, class

假如谁问我:“在你遇到的老师中,最值得你记住的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我的初一语文老师。”每个人一生中遇到的老师都不一样,答案也就不可能相同,最值得记住的是那些改变你的性格甚至命运的老师。

我儿子是个从小比较腼腆的孩子,腼腆得像个女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带他去系里的办公室,他说啥也不愿意进有人的办公室。刚上幼儿园时,整整哭了一个月,哭得嗓子都哑了,尽管心疼,但也没办法,总得过这一关。那时候,他在班上常常被一些调皮的小男孩欺负,记得第一次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小孩把他按在地上打,儿子只知道一个劲地哭,我走过去把那男孩子推开,跟儿子说:“你也是男子汉,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回去?”这一教不打紧,差点惹下大祸。有一次,有个小孩走到他身边要抢他的东西,儿子举起手中的积木砸了过去,一下把人家额角砸出了血,倘若再靠近眼睛一厘米左右,估计孩子的眼睛就完蛋了,吓得我们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到那孩子家里送营养品,一个劲地赔礼道歉。还好,那孩子的家长很是通情达理,没有为难我们,不过儿子的胆子终究还是没能练成他老子这样。

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不是很用功,他对于考试似乎没有多少感觉,考得好不会兴奋,考得不好也从不伤心,似乎考试跟他关系不大,用他班主任的话说,这小子还没开窍。他在学校最好的一个班,成绩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我觉得这样也好,只要能维持在这个水平就成,让他多一点童年的快乐不是件坏事。

儿子算是幸运的,在成都与广州先后遇到了两个将他视如亲孙子般的婆婆,那天得知婆婆心脏病突发去世后,他哭了一个晚上,很长时间一直念叨婆婆,算得上重情重义的孩子。

儿子最幸运的还是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他经常说:“吴老师从来都不批评我,总是鼓励我。”这小子也比较能讨老师喜欢,只要是老师交代的事情,必定奉为圣旨。有一次他问我一道题,我给他讲解,他不服:“我们老师是如何如何教我们的。”在他心目中,父母的话是可以质疑的,但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话不容质疑。在他接近六年的读书生涯中,语文老师一直是他的班主任,我曾经问他们校长:“是不是小学都是大循环?每个老师都要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带到毕业?”校长说:“极个别的才是这样。”儿子冥冥之中似有天助,让他很喜欢也一直很喜欢他的班主任陪伴了他整整六年,这对于他的自信心与性格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运气。我一个学生就曾告诉我,有一次他送他的儿子去学校,看到一个老师拿着厚厚的一本书使劲向一个女孩子的头上砸去,那孩子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趴在桌子上哭了半天,类似这样的老师在中小学恐怕不是个别的。

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很干练的女孩子,做事极其认真,很多次放学了,儿子迟迟不出来,事后儿子告诉我:“吴老师留我们订正作业,不做完不许走。”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每天这么晚回家实属不易,与一些大学老师一下课便迫不及待地走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老师很了解她的学生,这从她与家长们的交流立刻可以感觉到,在家长会上,虽然她多以鼓励为主,但说到的一些孩子的问题常常是一针见血,这从本学期他对我儿子的评语可见一斑: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炼就了你的自信心,也为你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中队活动中,你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策划组织了一次次成功的对活动;在国旗班中,你挺拔潇洒的身影引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你为人平和,爱帮助人,一个好性格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你以后会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在学习上你对不会的问题还要更大胆地问,注意学习方法,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想着考进自己理想的中学这一目标进发!加油!

我想任何孩子看到老师对自己这样的评价都会兴高采烈,可见吴老师很懂得孩子的心理,也很会鼓励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就连我这做家长的人明知老师的字里行间颇多鼓励溢美之词,但看了后也是由衷的高兴,更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的教导有方。从这段寄语可以看出,老师对儿子的学习成绩不算满意,只是表达得很婉转而已。也许很多家长更希望看到老师对自己孩子学习上的肯定,在我看来,这段评语抛开溢美之词,基本上是对我儿子很中肯的评价。儿子学习上能否拿第一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个健康的身心,快乐的童年,学习跟得上趟,不掉队就行了。

我曾对儿子说:“一定要记住那些曾经关心自己的老师,哪怕他们不再教你了。”儿子深深的点头,相信他是不会忘记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528617.html

上一篇:大学四年完全可能没有中学学的东西多
下一篇:我悲惨的小学生涯

30 刘全慧 刘洋 丁甜 马磊 张玉秀 丛远新 罗帆 李学宽 王涛 曾新林 吕洪波 杨正瓴 李宇斌 王修慧 王春艳 朱志敏 吴飞鹏 杨晓虹 周华 钟炳 刘立 唐常杰 王宇飞 刘世民 zhangcz07 fumingxu xiaxiaoxue86 xqhuang miran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