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氢为什么那么牛?

已有 5850 次阅读 2011-3-7 15:19 |个人分类:氢气效应基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最近与一些商业领域的朋友交流过程中,大家希望我能对氢气的有关文章进行整理一下,以汇编成册,我回头看了一下,觉得写的比较凌乱,就先把这些文章汇总了一下,以方面将来重新整理成册。觉得这个目录对大家可能有一些参考价值,就贴出了了。主要是希望帮助有兴趣的老师能方便查阅。这就是昨天的《氢气生物学文章大全》的来由,实际是把最近3年在科学网上所有关于氢气的文章进行了汇总。

        刚才看到一个匿名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看起来都好象是遇到了当年的“气功”“特异功能”包医百病呢?老实说,有部分专业同行可能是明知有问题而又不想伤害博主的热情而只能沉默吧。博主回复:首先我认为世界上肯定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神药。至于是否有“有部分专业同行可能是明知有问题而又不想伤害博主的热情而只能沉默吧”,我估计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吧,常言说的话,旁观着清,因此我很希望大家能直言相告,就象这个网友一样。

        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是万能药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原因是没有从细节上考虑,因为从目前的许多研究题目和疾病类型上看,容易让大家产生氢气是包治百病的药物这样的嫌疑。 如果对氢气的效应的细节有一定深入了解,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氢气只不过只有几种有限病理生理过程有一定效果:具有抗炎症、抗氧化,以及相关的抗调亡。具有这样效应的手段有许多,不只是氢气才有。从目前确认的氢气具有“抗炎症、抗氧化,以及相关的抗调亡”角度考虑,氢气的生物学效应是非常有限的。炎症、氧化损伤和调亡确实在大部分疾病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氢气效应的广泛性也不奇怪。由于氢气独特的优点,可能成为将来非常值得期待的绿色药物。

        炎症、氧化损伤和调亡只是在多种疾病进展过程具有比较重要地位,因此氢气也只能在许多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就是说对同一种疾病也不会在所有阶段都能产生治疗效果。例如氢气对中风的治疗效果,目前证明在急性期使用有效,但没有证据发现对慢性恢复期也有效果。而且我认为,基本上不可能有效,因为恢复阶段主要是功能重新建立,炎症、氧化损伤和调亡等损伤过程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氢气就无能为力了。对一种疾病都不是万能药,更别说对各种疾病了。

        为什么会出现现在对各类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因为氢气的效应刚刚开始,大家都是在探索阶段。许多新的生物学效应早期都是这样,例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如果你看过去的研究性文章,也会发现同样的热闹景象。因此这也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普遍现象。这些物质和药物最终有没有效果,需要有严格的药物学研究,过程相当复杂。一氧化氮尽管作用十分广泛,但临床上一些通过一氧化氮产生作用的药物使用范围都是非常局限的。例如硝酸甘油用在心脏血管痉挛,伟哥用在男性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氢气目前虽然有几个临床效果的观察,例如发现对糖尿病和肝癌放疗引起的氧化损伤有效果,但这些都是属于初步观察,都不足以证明其确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至于氢气是否真正有没有临床治疗效果,能不能成为临床药物,必须最终决定于临床人体实验的证据。我相信开始阶段不可能作为一个广泛适用的药物。尽管很久以后,也许就象糖皮质激素那样,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造福人类。

        虽然没有万能药物,但临床实际也有一些具有万能特点的药物。例如例如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只不过在药物手册和临床使用时并不强调这一点。糖皮质激素几乎对所有疾病有效果,但因为副作用比较大,针对性不强,不可能在所有疾病中使用。

友情大放送:氢气的神奇效应图片

图片质量不是非常好,这里是原文,可以下载后仔细看细节和文字描述

氢对动物疾病的治疗作用观察1.pdf

氢水对人体无毒副作用1.pdf

氢治疗皮肤病1.pdf

氢治疗糖尿病和丙肝1.pdf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419720.html

上一篇:我国科技奖并未产生良好激励作用
下一篇:科学研究的灵魂

19 许培扬 张志东 张南希 郭桅 罗汉江 张焱 曾庆平 毛培宏 梁建华 唐常杰 肖重发 刘让华 胡新根 陈安 吉宗祥 zhangling luofalai dwb4045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