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中华卒中史记(5)杂志

已有 5157 次阅读 2015-7-15 09:2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阅读张老师的文章,似乎回到在他实验室学习时的情况,这些内容是张老师经常讲的内容,读起来很有营养。建议认真阅读。

本文作者张和,美国加州Loma Linda大学教授,1983年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87年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生毕业, 199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神经外科博士。致力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高压氧医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Nature Reviews Neurology等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科研经费2000余万美元。目前任华人国际卒中联盟主席,担任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 主编和Neurological Research副主编。


中华卒中史记(5)杂志

卒中杂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兰州东边高速公路两侧黄土高山连绵起伏,时有树林,有当年人定胜天的努力痕迹。河边则庄傢茁壮,果树成林。虽然地处西北,仍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惜与预料的一样,兰州大学附属医院几乎没有卒中科研,唉,西出西安无故人,看来也只能期待第三代了。

学术上层建筑包括组织,会议,和杂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杂志。欧美卒中学者撑控卒中的学术方向的主要表达型式就是杂志。虽然对卒中早期的认识主要在欧洲,尤其是法国、英国和德国。但是二战之后欧洲百废待兴,而美国NlNDS成立后及Princeton会议的影响,卒中学术性研究开始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从70年代起,卒中学术研究正式起步,产生很多新成果,对高血压,吸烟,血小板等危险因素都有了更深层次认识,有了办专业杂志的基础,于是第一本专业杂志Stroke, Journal onCerebrovascular Disease在美国诞生了。可以这样说,Princeton会议是卒中现代学术研讨和Stroke杂志的摇篮。当时的卒中研究大师们有Seymour Kety, LouisSokoloff, Clark Millikan, Henry Barnett, Fred Plum, James Toole, Louis Caplan等。Stroke首任主编是美国的Clark H. Millikan,一个思想非常活跃而学风严谨的神内医生。举一个例子,在1951年美国的神外医生Author David Ecker在动脉造影时发现脑血管痉挛,在随后20多年间,一些神外医生认为蛛血病人脑缺血主要是由脑血管痉挛造成的。但是多数神内卒中大师们不同意。在19721Cushing会议上,神内Clark Millikan认为,脑血管痉挛对蛛血病人预后并无影响。虽然在过后的四十年大多数神外专家认为Millikan错了,但从2006年后研究结果看脑血管痉挛对脑缺血的贡献显然被夸大了。经过三十年和数位主编Fletcher H. McDowell,Henry Barnett, Oscar Reinmuth, Mark Dyken等的努力下,Stroke的影响因子在2000年上5之后一直高居不下,最好时超过7。对一个狭窄领域,6应该是顶峰了,今后研究的人员多了,上7是有希望的。美国的第二代卒中大师们也是中流砥柱,包括Antonio Hakim, HermesKontos, Martin Reivich, Michael Chopp, Myron Ginsberg, Richard Traystman,Michael Moskowitz, 和中国香港来美的Pak Chan. 上任主编Vladimir Hachinski做了很大贡献。现任主编是波士顿的Marc Fisher2014年影响因子稍有下降为5.7

在北欧国家和英国,有数位研究脑血流和代谢的大师,对脑血管生理病理等方面做了巨大贡献,包括Alexander Murray Harper,Casare Fieschi, Niels Lassen, Bo Siesjo, David Ingvar, Landsay Symon, Barbro Johansson等。他们从60年代组织起来,同行交流,在1981年创办了JCBFM,目前排名第二。首任主编是英国的药理学家Alexander Murray Harper。杂志办的一直非常成功,如此少的基础研究群体居然杂志长期在6-7分左右,这与后来几位主编Kostantin Hossmann, MyronGinsberg, James McCulloch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第二代的欧洲卒中大师们也为杂志做出巨大努力,有Mukku Kaste, CharlesWarlow, Josef Krieglstein, W. Dieter Heiss, John Pickard, Alastair BuchanJean-Claude Baron等。近年来随着Stroke分数上升,JCBFM有所下降,因为每个领域的总引用量是恒定的,除非有大量新研究人员加入。在2005-2008年左右,在Richard Traystman任主编时发表文章数突然翻倍造成分数大降至3左右。现任双主编德国的Ulrich Dirnagl和丹麦的Martin Lauritzen上任后立即减少文章数量,分数随后上升在2011时才回到5。这个例子证明影响因子有荒唐可笑的一面,文章多了对领域影响更大但分数会下降,连同行认可的老杂志也不能例外。所以现在有很多网上杂志,每年发30文章,同行内几乎没有影响力,分数却很高。今年JCBFM的影响因子略有上升是5.4。虽然说JCBFM协会是欧美日三足鼎立,但是日本人从来没有当过这个杂志的主编,大概与日本人过度自谦有关。我们亚洲人不能只出钱为协会开会但不掌握杂志。我们下一步要推出亚洲人做JCBFM的主编,比如陈俊或罗英豪。

在欧洲形成卒中组织时,交流的重点是临床一体化,需要一本以临床为主的杂志,也因为JCBFM是专门的脑血管基础杂志,Cerebrovascular Diseases1994年应运而生,初始时被称为European Stroke。杂志由瑞士的Julien Bogousslavsky和德国的Michael G. Hennerici创办。我在芝加哥当时的导师Bryce Weir是编委委员让我把一篇文章投入此杂志作为支持。Bogousslavsky很有才华,对杂志的成长贡献极大。但是因为一件小事,据说他用公款买了一些卒中的历史书籍,因为他对卒中历史研究有兴趣,但是他把书拿回自己家去了,可是在廉洁自律的瑞士这成了大逆不道。他失去了各种职化,包括杂志主编,大概在2005年。用中国话是被双规了。对此杂志贡献大多来自第三代卒中大师(等于中国卒中的第一代),暂不例出。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9年上3分,目前排名第四,3.75

澳大利亚的神内医师Jeffery Donnan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又有能力的卒中大师。他不仅整合了两个卒中组织又借金砖国家的兴起创立了世界卒中组织。他办杂志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创立杂志为综述性加会议信息,拿到影响因子后又改为全面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Stroke始于2005年,2013年上3分,目前排名第三,3.83

日本卒中协会大概是底气不足没有敢于自立所以与美国的一个卒中组织在1996年合办了一本杂志Journal of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请了Stroke的创刊主编已经退休的Clark Millikan做第一任主编。大概时机没有选对,正赶上日本经济低迷时期,办了十五年才拿到影响因子。现任双主编是美国芝加哥的Jose Biller和日本东京的Shinichiro Uchiyama(今年被Kazuo Kitagawa取代)。有意思的是合办这个杂志日本每年要贡献10万美元,而美国只出100美元。真的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啊。此杂志一路风雨,几乎无人问津,一直到2009年才浮出水面,开始有人引用,大概在2011-2012年有了影响因子。今年影响因子略有下降是1.66,目前排在第六位。现在日本卒中领袖们开始向我们取经,但是一旦与美国合作很难改变。另起炉灶又需要多年的时间。日本其实出了很多卒中大师级人物但因文化问题,他们都为欧美杂志做了贡献(中国也是一样),比如Yoji Yoshida, Fumio Gotoh,Masatoshi Fujishima, Tomoh Masaki, Kyuya Kogure, Akira Tamura, HaruhikoKikuchi, Takenori YamaguchiTakao Asano, Takeshi Kawase, MinoruTomita, Takaaki Kirino, Nobuo Hashimoto, Akira Ogawa, Hirotoshi Sano等。其中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当年日本学者也从药物公司拿好处,后来在美国影响下政府反腐,把日本的卒中领袖Kyuya Kogure当了腐败典型,他也因此丢掉一切职务。

另外有一本知名度不高但发行多年的美国卒中杂志,也是在1996年创刊,Topics in StrokeRehabilitation。曾经是双主编是Elliot J. RothDon A. Olson, 都来自芝加哥,今年起Eliot Roth一人主办。此杂志人气不旺,花了十年才到一分,而且分数长期低迷在1.4以下,文章发的少,引用不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西方学者办杂志的目标是创造条件让同行交流,只为学术。在中国办杂志可能更像办公司,学术其次,分数第一,有些本末颠倒,可能与我们的文化有关。

目前七本有影响因子的卒中杂志中,六本是欧美澳(日)人士为主编。2010年陈俊,奚国华和我创办了转化卒中研究Translational StrokeResearchTSR),运气很好,3年后拿到影响因子,也是唯一由亚洲人掌握的卒中杂志。20122013年分数都是1.9。今年TSR影响因子是2.44,排名第五。我必须承认TSR几乎是靠北美和欧洲卒中领袖们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卒中基础研究的人士把TSR排名第三,次于StrokeJCBFM,因为其它三本卒中杂志以临床为主。提高TSR的影响很重要,在这个方面需要华人卒中成员的支持和引用。在杂志这个上层建筑中站有一席之地是必要的也是中华卒中真正站在世界顶峰的奠基石。

今天回想在2008年底在华盛顿开Neuroscience会议时,我与一些华人卒中大师们聚在一起讨论是否要办一个由中国人掌握的卒中杂志。大家热情高但提议多,在一家中歺馆从上午开到中午,午饭后又継续讨论,最后意见不统一,倾向于一年后再讨论。最后我说我明天早上开始找Springer出版商办杂志了。20093月杂志申请得到批准,5月开始征稿,20102月出了第一期。陈俊和奚国华立下汗马功劳,罗英豪也全力支持,一些FACTs成员纷纷效力,更重要的是很多美国卒中领袖们鼎力支持。当时没有影响因子所以几乎没有中国来的文章,记得当年有一篇天坛医院徐超的文章发表在TSR。现在TSR7位副主编,除了陈俊与奚国华之外, 休斯敦的Tom Kent, 迈阿密的Miguel Perez-Pinzon, 洛杉矶的Paul Lapchak, 日本卒中界现在的领头人岗山的Koji Abe, 和德国柏林的神外奇才领袖Peter Vajkoczy

还有一本近卒中杂志,Current Neurovascular Research, 属于Bentham公司的Current系列杂志。创刊主编是底特律的Kenneth Maiese2004年起,上升很快,2007年上3分,后有一定波动。开始时大多数文章来自主编自己,综述多,估计自引为主。现在情况不详,应该在2-3分左右。

另外还有几本没有影响因子的卒中杂志。一个是BMC旗下的Experimental &Translational Stroke Medicine, 由德国的Wolf-Rudiger Schabitz创办于2010年。起步不太顺利,后来SchabitzStroke当了副主编, 杂志由德国的Pietro Ghezzi接手。已经发行6年了。另一个是Stroke Research &Treatment, 2009年由埃及的Hindawi公司推出,发行数年效果挺好。又有一个ISRN Stroke, 是什么International ScholarlyResearch Network,情况不明。韩国把自己卒中学会杂志也在2013年做成英文版,Journal of Stroke, 但人物缺乏短期内难以提高。美国有个JSciMed Central也在2013年发了一本Journal of NeurologicalDisorder & Stroke。芝加哥的Jose Biller1999年与美国的Frontier Media出版社办了一本Frontier in Neurology,其中Stroke SectionLouis CaplanScott Kasner主持。Jose Biller是杂志专业户,还在1989-1996年间与美国的Raven Press出版社办了Cerebrovascular and BrainMetabolism Reviews,又在2004-2006年与英国的W. B. Saunders出版社办了Seminars in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Stroke。似乎都在几年后停行了。

现在中国终于有了卒中学会,王拥军功劳极大。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做许多事情,包括卒中杂志。中国这么大,有几本杂志是应该的,要不文章发在哪里呢?刘新峰,姜卫剑和王拥军都开始办杂志,祝他们好运。希望华人卒中的成员几代人联手,把中国卒中杂志的水平和影响推上去,立于世界顶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905548.html

上一篇:大脑互联技术再进一步
下一篇: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

2 杨金波 divingme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