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pingy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pingya

博文

平心静气说大豆(重发,全文)

已有 5660 次阅读 2012-10-28 09:45 |个人分类:农业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豆, office, black

提要:中国人选择培育的大豆哺育炎黄子孙,谱写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通过世人的友好交流和商业往来,大豆在自然条件适宜的美洲大地安家落户,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地,如同起源于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在中国土地上发展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世人提供了丰足的食品与营养所谓大豆“沦陷论”不可取,提倡打一场“自卫反击战”凸显出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千百年来它和稻谷、粟米一起养育了世代中国人。随着世界人民的友好交流和商业往来,金灿滚圆的大豆传播到世界各地19世纪大豆引进美洲大陆并在气候适宜地区安家落户,20世纪世界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美国成为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科学家认为,大豆是人类食物和营养供应源,起源于中国的大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中国是大豆起源地曾为国人主粮

 

大豆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古称荏菽春秋时代著名诗歌集《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述。《大雅·生民》记有“艺之荏菽,荏菽旆旆”;《小雅·采菽》记有采菽采菽,筐之筥之;《·七月》记有七月享葵及菽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西晋杜预注释:“菽,大豆也。”春秋时代,菽被列为五谷之一;战国时期菽、粟并称,居五谷之首。秦汉以后,农业生产出现了不同色泽的豆粒,人们在大豆名称前加上了黑、白、黄、青等字,统称大豆。表明我国种植大豆至少有4 000多年了。

 

北京自然博物馆里展出的山西侯马出土的2 300年前的10粒金色滚圆的大豆,其外形和今天的栽培大豆很相似。1953年在河南省洛阳烧沟汉墓,发掘出距今2000年前贮粮的陶仓,其上用朱砂写有“大豆万石”字样;同时出土的陶制壶写有“国豆一钟”4字。显示出当时大豆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从西周至秦汉,大豆逐渐在黄河流域扩大种植,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之一,当时食用方法比较单一。《战国策》记述:“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就是说,用豆粒煮豆饭,用豆叶做菜羹。《三国通俗演义》里记述一段曹子建“七步成章”的故事,说的是曹丕做了皇帝,借故要杀掉亲弟曹植(子建)。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曹植能在七步内赋诗一首,即可免死。曹植胸有才华,思维敏捷,果然在七步内出口成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感羞自惭,收回成命。由此诗可以推知,公元3世纪时,黄河流域一带人民煮豆饭,燃豆秸,大豆已是日常生活的必备食品了。

 

秦汉以来,人们发明了制豆腐、生豆芽和榨油技术,增添了大豆加工食品的花样,使大豆食用方式从主粮逐步转为“蔬饵青馔”。历代不少文人为赞颂大豆制品写下了赞美的诗篇。如西晋张翰的《豆羹赋》,有“孟秋嘉菽,垂枝挺荚,是刈是获,充簟盈箧”。北宋苏轼的《豆粥》,有“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元代郑允瑞的《豆腐赞》:有“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煎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明代陈嶷的《豆芽赋》:有“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污泥,根不资于扶植。金芽寸长,珠蕤双粒;匪绿匪青,不丹不赤;白龙之须,春蚕之蛰。”惟妙惟肖,精湛绝伦,真实地描绘了大豆制品及其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一世纪《汜胜之书》记述,大豆在中原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的4/10汉武帝时,中原连年遭灾,大批农民移垦东北,大豆随之携入。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质肥沃,加上世代精心选择和种植,大豆在东北地区安家落户。唐宋以来,大豆种植地区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宋史·食货志》记述,宋时江南一带遭遇饥荒,从淮北调运大豆种子到江南各地种植。大约到元代初期,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凡是可以种大豆的地区,几乎都有大豆的足迹。特别是东北三省,长期以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于中国的大豆东传朝鲜,再从朝鲜传入日本。公元712年《日本古记事》有关于日本种大豆的记载;稍后大豆从日本引进东南亚一些国家。

 

中国大豆以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受到世人关注。19世纪大豆进入国际市场,相继传入亚洲、欧美各国以及世界各地。今天的拉丁文(soja)、英文(soya)、法文(soia)和俄文(cox),基本上都保留着中国大豆的古名“菽”音。[1]

 

二、大豆在美洲落户后来者居上

 

1873年,在奥京维也纳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金灿滚圆的中国大豆,人人奔走相告,视作珍品,传为佳话。从此,起源于中国的大豆闻名世界,人们形象地称中国为“大豆王国”。

 

辽阔中国大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野生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弱,分枝和缠绕性极强。叶为羽状复叶,小叶多为卵圆形、椭圆形、披针形以至线形。花为紫色,极少数为白色。种子多为黑色,也有黄、青、褐及双色种皮。野生大豆生长在河道边、水渠旁、芦苇塘以及沟渠附近等潮湿、向阳的环境,特别喜欢中性土壤或轻盐碱地,在沿海岛屿的海滩上也有它的足迹。野生大豆具有特殊的抗逆性,种子的耐寒能力极强,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也能安全越冬。野生大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开展大豆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1898年,美国科学家来华考察和采集野生大豆,被视为珍奇植物进行研究。19251927年,美国学者多赛特(P.H.Dorsett)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集了1 500多份大豆材料;19291931年,多赛特和莫尔斯(W.J.Morse),又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集了622份大豆材料。他们在考察报告中详细记录中国大豆生产情况、栽培技术,以及加工豆油、豆饼方法和出口情况,还附有100多帧照片。之后,美国人又从日本、朝鲜半岛采集了4 000多份大豆材料,经精心选育开始在美国扩大种植。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两国在许多领域的互访交流日渐增多。19749月,美国派出一个植物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有著名大豆遗传学家布尔纳德。当时正是中国北方大豆即将成熟的季节,代表团访问的第一站就是地处大豆产区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94日,布尔纳德在南崴子公社的草地上采集到第一份野生大豆;第二天,布尔纳德在水稻研究所附近又采集了两份大豆资源;随后在沈阳机场附近采集了野生大豆标本;后来相继在南京的中山陵附近、上海闵行区电机厂院内、虹桥机场的绿篱上,采集到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样本。正所谓识者若珍宝,弃者如敝履。这些遍地生长的“野草”后来成为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宝贵的大豆育种材料,也成为生物技术公司作为遗传基因商业化研究利用的重要试材

 

美国作物基因库中保存的大豆材料已达2万多份,成为世界大豆资源大国之一。

 

根据前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气候条件相似”引种理论,即在选择引种作物或品种时,必须认真考虑引种作物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尽可能地从与本国或本地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选择引种对象,即利用作物种子原有的适应性,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以改变作物的适应能力,扩大农作物的多样性和适种地区。依据“气候条件相似”理论,美国引种和发展大豆成功并后来居上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美国引种大豆成功的重要原因。美国大豆分布在大湖区西南部及周围地区、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主要集中种植在伊利诺斯、依阿华、明尼苏达、印第安纳、内布拉斯加、俄亥俄、密苏里、南达科他、阿肯色和堪萨斯10个州,其面积和产量占美国大豆的83%以上。大豆产区与玉米产区重叠,有利于玉米与大豆轮作。这些地区海拔低于500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草原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达3%5%,无霜期160180天,6月平均气温2022℃78月平均气温2227℃,大豆全生育期≥10积温3 3004 600生长季节(49)均匀降雨530650毫米,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发育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美国政府采取扶持大豆生产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一是财政补贴。20世纪30年代出台《农业调整法》,平均每100美元的农业产值中就有2030美元来自政府补贴,包括作物保险政策和国际贸易支持。商品贷款对大豆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新世纪美国制订的新农场法案,大豆被纳入政府的固定补贴项目,每年都拿出190亿美元补贴大豆生产。二是重视科研投入和资源共享。美国2000年大豆研究项目809项,科研经费8 700万美元,占全美农业科研经费的2.53%美国引种大豆100年,经过有计划地品种改良、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三、“种中国豆侵美国权”引发争议

 

新世纪伊始,媒体曝出农业科研领域一件重大新闻:种中国豆侵了美国权!

 

孟山都公司是全球最大农化工业公司和头号生物技术公司。20004月,孟山都公司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一项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专利权。这项专利源自对一个野生大豆品种的检测和分析,从中“定位”了与高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生物学术语称为Marker,即指一段DNA序列,通俗的比喻就是“发现了公路上的一个路碑,通过它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目的地(高产基因)”。

 

孟山都公司采用来源于中国上海郊区的一个野生大豆品种作亲本,与另一个栽培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具有高产“标记”的新品种。孟山都公司即据此申请专利,保护其发明的“高产大豆,并提出了与此有关的64项专利保护申请,其中包括与“定位”大豆高产性状基因有密切关系的标记”、所有具有这些“标记的大豆(无论是野生大豆还是栽培大豆)及其后代;培育具有高产性状的栽培大豆的育种方法,以及凡被植入这些“标记”的其他各类转基因植物。

 

国际有关专家认为:孟山都公司此项专利很有可能在美国、欧盟一些国家获得批准,这就意味着所有高产大豆品种均被拥有垄断权,并允许孟山都公司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专家认为,由于专利的排他性,如果不经孟山都公司的首肯,中国的研究人员将不能按工作所需自主使用高产标记”进行研究或培育新品种,虽然它来自中国。如果在育种过程中使用了孟山都公司维权的这种野生大豆,或仅具有的这种高产标记”,都会被视为侵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第一个激烈的反应,就是老外明目张胆地“盗窃”中国大豆资源,指摘你拿了中国的野生大豆,抢注为自己的专利,反过来又向中国兜售?有关专家指出,美国人在20世纪初期和70年代两次在中国大规模采集野生大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人出访考察、合作交流逐年增多,遗传资源的引进和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就是说,“既有外患,也有内忧”。国人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野生大豆资源继续流向国外。

在一阵痛心疾首、口诛笔伐之后,冷静下来的国人开始进行深思。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天灾人患,外扰内乱,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岁月,运动迭起,斗争频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得田园荒芜,斗到畜禽绝迹。怎么能埋怨人家来“盗窃”、“掠夺”呢?而是你自己“瞎折腾”,白白地浪费了几十年大好时光。蓦然回首,“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要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的大豆生产和科学研究远远落在世界的后边。

 

业界人士指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为迅速发展工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掠夺式”的农业政策,过多地从农民那里征收农产品以支援工业建设,以至农业生产积弱积贫,农民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下维持生计。在国门突然开放之后很难经受起世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冲击。新世纪以来,为支持城市工业发展,除了剥夺农村劳动力外,还通过农产品便宜和生产资料贵的“剪刀差”,使农业再生产资金和农民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和工业。虽然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每年用于粮棉油流通环节的补贴几乎占农业补贴总额75%,但绝大部分利益被农产品流通环节侵犯,层层克扣,最后到达农民手中“杯水车薪”。

 

中国拥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据报道有3万多份,其中野生大豆5 000多份。但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采取谨慎态度,不仅对国外严密封锁,连科研院所之间也彼此设置“樊篱”,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育种人员之间相互保密,各自为战。一位资深院士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仓储库,科学家花去很大精力和时间搜集整理,还用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去保存它。大量的种质资源掌握在体制内,甚至垄断在体制内,再多再好的种质资源不研究不流动,其价值就会随时间而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应用价值。

 

新世纪以来,种质资源研究计划出现大型化和国际化趋向。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启动了一个为期12年的“全球作物遗传多样性挑战计划”,为大规模深入开展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从实质上讲,它意味着全球种质资源的大流动大交换。对此,中国是加入呢还是拒绝呢?

 

四、打“自卫反击战”凸显民族主义情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豆以其优良的营养价值和在食品、油脂、医药、畜牧等方面的广泛用途而需求猛增,2000年全世界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1.0亿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有美国(4.41亿亩)、巴西(2.07亿亩)、阿根廷(1.42亿亩)和中国。中国人多地少,粮油争地,大豆种植面积从历史最高年份1.91亿亩减至2000年的1.28亿亩,并从大豆出口国演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200112月,中国满怀喜悦迈进世贸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加入WTO中国农业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是潜在的,挑战是现实的。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关税配额制度方面做出诸多让步,特别是大豆作为第一个直面国际市场的农作物,进口配额制度被废止,关税降至3%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等。和美洲生产的大豆相比,国产大豆凸显出产量低、成本高、特别是含油量低的劣势,进口大豆的到岸价(FOB)比国产大豆低10%。廉价的转基因大豆迅速进入中国,2000年进口1 042万吨,2010年进口5 480万吨,在全球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美国定价格的格局。

美国大豆进入对国产大豆产生巨大冲击。农民从收益考虑,种大豆比较效益偏低。在东北地区,种玉米每亩轻而易举稳收800公斤,比种大豆能多收入200多元。国产大豆陷入“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储存不下、农民卖豆难”的困境。大豆加工企业失去竞争力:储备成本高、收储费用高、运输成本高。中国大豆年加工量(需求量)2 500万~3 000万吨,缺口1 400万吨。从2001年对外开放大豆市场以后,中国85%的加工企业和榨油企业的原料逐渐被外资控制。

 

鉴于此,权威人士呼吁为挽救大豆“沦陷”打一场自卫反击战

200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振兴大豆计划》,中央财政为大豆良种推广、提高大豆品质、振兴大豆产业设立专项资金,每亩补贴102002年补贴1000万亩,2008年补贴4 000万亩,约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的1/3

 

实施《振兴大豆计划》杯水车薪,鲜见成效。农业专家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世界160公斤,高产国家180190公斤;国产大豆出油率16%17%,进口大豆出油率19%22%要打赢这场自卫反击战按现今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计算,实现大豆基本自给,至少需要拿出3亿亩耕地2 000亿方的水源。这近乎有些“天方夜谭”的遐想了。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基于土地资源禀赋和需求弹性,保证每种农产品完全自给显然是不现实的。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与利用国际农业资源的依存关系,统筹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机制,适度地进口必需的资源性农产品!经济发展的视角,可以这样认为,进口大豆就是进口水和土地资源,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必须承认,有些道理是完全相通的:例如不能因为石油定价权不在中国,我们就限制石油进口。将大豆产业按照市场原则合理配置,整合大豆产业,有利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确定我国农业优先发展战略,首先保证保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水稻、小麦两种主粮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完全是刚性需求,依靠进口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亦显得十分重要。“东方不亮西方亮,不种大豆种玉米”。黑龙江省大豆面积2010年减至5 182万亩,而改种后玉米面积增至7 848万亩;全国玉米面积十年间亦从3.9亿亩增加到5.0亿多亩。

 

要加强大豆科学研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中国拥有丰富的大豆遗传资源,外国科学家可以从野生大豆定位“高产基因”,中国科学家也应该锐意进取、迎头赶上。二是,在国产大豆适宜生态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培育高蛋白含量品种,发展大豆食品加工业。三是,国产大豆最大竞争优势在于非转基因。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知名大豆专家王连铮建议:应当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大豆资源,建设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扩大高蛋白大豆加工产品并出口国际市场。[6]全国政协委员孙东生提案《关于保护大豆产业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保护国产大豆,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确保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净土不被污染。通过立法保护非转基因大豆种子资源,加大转基因管理条例和三个配套办法的执行力度,采取措施限制转基因大豆及食品在黑龙江省区域内生产、加工和销售。”[

 

但国内有些转基因专家亦不遗余力地鼓吹发展转基因大豆:“农业发达国家把转基因研究重点放在油用大豆、饲用玉米、油菜、棉花等非粮食作物;我国应当旗帜鲜明地在水稻、高蛋白大豆等食用作物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加快产业化步伐。[7]中国如果真的发展转基因大豆,无异将加速天然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和产业萎缩,肯定会遭遇“老鼠过街一片喊打”。也有转基因专家责难:“中国因为没有推广转基因大豆,以至从大豆出口国沦陷为进口国。”这类似一种插科打诨的戏言,混淆视听,掩饰真相,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有专家指出:今天,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汹涌澎湃的新技术狂飙导致几乎所有学科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总是盯着老外给国产大豆造成的竞争压力,而不能深刻反省政策、科研、技术、产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科学研究、发展大豆生产以提高产量和满足农民的需要,无疑是一叶障目,舍本逐末。

 

所谓大豆“沦陷论”不可取,打一场“自卫反击战”也不现实,它凸显出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应该认为:千百年来人类的采集选择活动培育了赖以生存的作物,通过友好交流和商业往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人培育的大豆在美洲安家落户并提供了丰富的食品与营养,如同起源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在中国土地上发展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正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佟屏亚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ornexpert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3-626868.html

上一篇:质疑“航天育种”
下一篇:从“大部门制改革”说到农业科技体制的未来

9 李学宽 刘旭霞 武夷山 杨洪强 陈沐 董焱章 王伟 sz1961sy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