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pingy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pingya

博文

老袁为“超级稻”放卫星造噱头

已有 3367 次阅读 2014-8-1 18: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超级稻”连续报道(三)

 

农业部科教司发起,由袁隆平领衔“超级稻”放卫星节节攀升,要实现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甚至1 500公斤的卫星指标。

2011916日,在湖南省隆回县举行的超级稻测产验收仪式上,农业部验收专家组宣布,袁隆平领衔育成的“超级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926.6公斤。袁隆平在聚光灯下再一次高调宣布,世界水稻史上大面积(100)亩产的最高纪录诞生了。愿自己有生之年要让超级稻亩产超过1 000公斤农业部奖励袁隆平100万元,媒体评价他是“感动中国人物”,称他为全国粮食十连增做出贡献。

但仅仅在一周后的924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领衔研究团队,在云南省永胜县示范的百亩水稻宜优673平均亩产1 005.8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高产时间在前,谢华安创纪录后来居上? 两次验收同样由农业部组织和宣布,但后者却被媒体模糊报道,也没有获得类似前者的资金和殊荣。为啥呢?你懂的!

袁隆平对《科技日报》记者表述:“超级稻”分别于2000年、2005年和2011年实现了百亩连片单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前三期目标。“第一期超级稻示范田亩产为700公斤,推广后达到550公斤;第二期超级示范田亩产800公斤,推广后达到600公斤;第三期超级稻示范田亩产900公斤,推广后达到650公斤;第四期超级稻的目标实现后,若大面积推广,按8折计算,预计亩产可达到700公斤。”(注意,一般商家老板销售产品都习惯会说“打折”。)

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大生》记者采访袁隆平“有人说,你的杂交水稻已经突破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但实际产量只有400公斤、500公斤?”袁先生回答:“我所说的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或者说将来的1 500公斤,都是理论上的产量,是示范田的产量。实际亩产并没有那么高,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是有差别的,理论只能接近,但不能达到。”

业内人乍一听甚感错愕,很快便“心知肚明”了。

20134月,袁隆平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称,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原定用58年培育出亩产1 0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品种,现在要提速了。他已经培育出株高2米的超高秆水稻品种,计划在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 000公斤。业界人士都认为完全有可能,因为有人鸣锣,有人搭桥,有人为放卫星欢呼。而且袁先生是用几分地测定的理论产量放大成百亩或千亩连片的产量,在他90华诞时放一个(超级稻第四期目标)超级稻亩产1 000公斤的“卫星”,理所当然地增光添彩。

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种子大会上,老袁头再次把“超级稻”放卫星指标提高到亩产1 500公斤!这是给老外听的。

 

图:袁隆平要超级稻再放卫星

现实的故事比瞎编的小说还要精彩。科技界虚夸浮躁已经到了这个份上,“超级稻”认定和“放卫星”是既定方针容不得半点质疑或反驳了,因为袁隆平已经从“人”演绎到“神”了。再这样继续搞下去,“超级稻”继续大跃进放卫星,奇迹还会出现。权力和金钱不仅给官员创造了寻租机会,也会给骗子提供了施展获利的机会。要不了几年,农业部科教司还会让袁先生继续放出千亩、万亩甚至百万亩水稻超吨粮的世界卫星,甚至还会造舆论玩噱头努力把那顶诺贝尔桂冠给他戴上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3-816449.html

上一篇:金色农华,大路不走你走邪路!
下一篇:袁隆平“领衔”两系法杂交稻特等奖?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