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外交部记者会就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谈及蔡特通话的回应

已有 2610 次阅读 2016-12-6 06:47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回应

外交部记者会就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谈及蔡特通话的回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12月6日发布

2016年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集中涉及蔡英文和特朗普通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涉华问题,下面是相关内容,其中谈到:

*中方在北京和华盛顿都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了严正交涉。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全世界都非常清楚。美方包括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我想也很清楚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严正态度。

*多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一直是高度互利共赢的,否则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要维持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中美双方在坚持两国关系重要原则基础上,继续共同努力。

关于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一些作法背后的原因,我们不作揣测,但我们必然会对涉及中国的问题表明立场和态度。

*中美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建交近40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本原则,始终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双方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只有坚持这一重要的政治前提,中美关系和中美互利合作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美互利合作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前提。我们已据此向美国有关方面表明了严正立场。

*中方同特朗普当选总统团队是保持着沟通和接触的。至于中美高层之间是否会有沟通交往,以前我在这个场合曾经回答过,中美之间的高层交往一直是中美关系健康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在比较高的层面向美方清楚表明中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和立场的重要契机。

*中方的原则立场是非常清楚的。作为中美关系多年来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我们希望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能得到美方遵守,这样才能确保中美互利合作顺利开展。


***********************************

特朗普同蔡英文通话后在社交媒体发文 中方回应

2016-12-05 20:20:00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6年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相关内容如下:


  问:关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话,外交部发言人周六表示已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中方交涉对象是美国现任政府还是特朗普团队?美方是如何回应的?中方和特朗普过渡团队的关系如何,沟通是否顺畅?

   答:关于这件事情,周末王毅外长、外交部发言人和国台办发言人都已经表明了中方的严正立场。至于你提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在北京和华盛顿都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了严正交涉。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全世界都非常清楚。美方包括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我想也很清楚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严正态度。

  问:特朗普同蔡英文通话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质疑中国货币政策,指责中国故意贬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在南海建立庞大军事设施。中方对此作何解读、有何回应?中方认为他此举是个人背景导致的失误,还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对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的信号?中方是否仍然认为特朗普是能被中国政府信任、能在未来四年开展合作的总统?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大家非常清楚,多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一直是高度互利共赢的,否则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要维持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中美双方在坚持两国关系重要原则基础上,继续共同努力。

   关于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一些作法背后的原因,我们不作揣测,但我们必然会对涉及中国的问题表明立场和态度。

问:你是否看到了特朗普今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消息,对此有何回应?

   答:刚才我已经回答了有关提问。我想,大家通过王毅外长、外交部发言人和国台办发言人周末的表态,已经非常清楚中方的立场。中美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问:特朗普和蔡英文通话是否会改变中方对特朗普的看法?

   答:我知道美国媒体对特朗普先生在竞选期间的言行以及他当选美国总统有很多评论。但是就中方而言,我们从来不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及其风格和性格作评论。我们评论的只是有关政策、特别是涉华政策。

  问:王毅外长将特朗普和蔡英文通话称为“台湾方面搞的一个小动作”,你认为是什么动机促成上述通话?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

   答:我刚才已经回答了类似提问。我们不对有关言行背后的原因作揣测,只对有关言行和事实本身表明态度和立场。

  问:你提到要将特朗普的言行和他执政后所采取的政策进行区分,他现在的言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美国政府未来对华政策?他在社交发文是否表明他将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政策?这对于中方评估对美新政府政策有何价值?

   答:我并没有说过要把特朗普先生现在的言行和他执政以后的政策区分开来,这只是你自己的说法。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一些作法背后的原因作揣测,我们只对已经发生的具体事实表明态度和立场。

   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中方的原则立场,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建交近40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本原则,始终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双方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只有坚持这一重要的政治前提,中美关系和中美互利合作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问:特朗普看来会持续发表这种言论,中方如何评估他的这些言论,在何时会改变立场?

   答:我刚才说过,我们只对已经发生的具体事实、涉华问题表明态度和立场。关于特朗普当选总统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通话,中方已经表明了严正立场。

  问:关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台湾领导人通话事,中方事前是否得到美方通知?

   答: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全世界都知道。我想,特朗普当选总统和他的团队也是清楚的。

  问:关于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事,目前局势究竟有多严重?如果特朗普团队考虑继续同台湾地区领导人对话并考虑改变现状,你认为将造成何种后果?

   答:中方的立场,正如我刚才所说,有关通话发生后,中方已经很快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

  问:有报道称,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是从几周前开始筹划的。你对此有何回应?

   答:刚才我已经说过,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表明了严正立场。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和态度是世人皆知的。我想,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对此也非常清楚。

  问:有关通话发生后,中方是否直接向特朗普团队提出了交涉?

   答:外交部发言人周末已经就此表明立场。我们已经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了严正交涉。

  问:你提到中方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交涉,指的是特朗普过渡团队吗?

   答:我想这应该很好理解吧。

  问:中方是否会惩戒台湾当局?除了严正交涉外,中方还将对美方采取哪些措施?

   答: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它不是外交问题,建议你向国台办了解。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我们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美互利合作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前提。我们已据此向美国有关方面表明了严正立场。

  问:为何两位民选领导人不能通话?

   答:我想,你的提问本身可能有问题。

   首先,关于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台湾岛内选举产生的情况以及大陆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请你向国台办了解。

   至于双方为何不能通话,我想不论是王毅外长的表态,还是外交部发言人和国台办发言人的表态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各方发展同中国关系、与中国开展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一个中国原则不是空洞的概念,当然是有具体内涵的。

  问:中国外交部和特朗普团队之间是否有联系?在特朗普明年执政前,中方是否期待他会和中方领导人进行更多对话?

   答:我们已经说过,中方同特朗普当选总统团队是保持着沟通和接触的。至于中美高层之间是否会有沟通交往,以前我在这个场合曾经回答过,中美之间的高层交往一直是中美关系健康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在比较高的层面向美方清楚表明中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和立场的重要契机。

  问:中方是否认为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外交政策具有干扰性和危险性?

   答:中方的原则立场是非常清楚的。作为中美关系多年来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我们希望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能得到美方遵守,这样才能确保中美互利合作顺利开展。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12/9774726.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018928.html

上一篇:我的第十七个千千篇博文全目(2016-05-04—2016-12-05)
下一篇:号称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新世纪环球中心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