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高校毕业班的学业该怎么管?

已有 3297 次阅读 2008-1-8 10:23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关键词:学者

高校毕业班的学业该怎么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17日发布

 

高校毕业班的学业现在实际上成了第一,谋个好职业,免得成为失业或待业大军的一员;第二,考研;第三,完成毕业论文,第四才是毕业班的课程。这种状况早已存在,现在恐怕愈演愈烈,想通过教学评估的形象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评估结果是全优或者全部合格,惟有一两所学校量起黄牌,依然如果,那不是自欺欺人?

 

************************************************

高校毕业班的学业该怎么管?

 

黄安年文 公开发表:《学术批评网》首发《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53日发布

 

 

说起为本科生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开课,许多教师都摇头,不希望安排在第八学期(四年制),因为太不好教。应届毕业生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忙得要命,有的闲得发慌。我本人在1998年上半年为毕业班学生开设过《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专题选修课就有这种深切体会,一些学生经常因应聘“试讲”或“面试”和课程冲突,你能不准请假?再说,即使严格说来,缺课超过1/3该没有这门课的成绩,而如果毕业班有门课不及格怎么补考呢?出于各种考虑,系主管教学的主任明里暗里示意“宽出”,你能怎么办?

 

两年前,我曾为北师大文科毕业班教学安排问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我本以为在加快高校教育改革步伐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谁知最近看到《中国教育报》200143日第2版上发表该报实习记者李欣然的一篇报道,题为《大学生生活最后100天什么最重要?》,从报道中看,这个问题在北京高校依然带有某些普遍性。报道在回答大学最后阶段什么最重要时,用了三个小标题:“找一份好工作为自己将来负责”、“考研的复试和出国的手续当然很重要”、“我们珍惜最后一段的在校学习生活”。报道引述一位毕业生的见解说,在那些都很重要的事情中,“又有什么比严肃、认真地完成这四年的学业更重要”。

 

依笔者之见,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在我们的高校培养机制上存在什么问题,是不是缺少为不同情况毕业生提供灵活性尽量创造条件。由此看来,我在本文附录中提出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依然需要考虑。

    

我在1999630日的《关于本科教学巡视的听课总结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1998-1999学年第二学期》报告中,还专门谈到改进和严格毕业班教学的管理的建议。毕业班教学管理松散的深层次问题,涉及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灵活衔接等问题。毕业班课程安排相对较少是正常现象,但是学生在毕业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寻找毕业后的工作上,则不是很正常的。毕业班学生对于在毕业班发奋学习的劲头大大松懈却也不能说是正常的。学生学分已经修满后或快要修完还干什么,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第二学期已经不存在考研问题了)不能连读研究生课程,毕业论文的成绩实际上和保送、推荐、谋职又没有直接“挂钩”,这些都大大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既然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学业计划又不能随时走上分配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实际上使得走上民营企业或自谋职业的毕业生不一定必须到71日后才能离校工作),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

                                        2001410

 

附:教学巡视:文科毕业班教学安排引发的思考

说起文科毕业班,一般印象是:课程要求较轻、教学纪律松弛、老师为学生缺课犯怵、学生忙于考研求职、毕业论文松之又松、管理趋于“宽出”状况。这类现象看来这些年有增无减。上学期历史系为“确保文科基地毕业班更多的同学考研”而降低考试要求,将选修课程由考试改为考查的做法,已经引起不少教师“无奈”的担忧,似乎课程要求严格会影响考研,进而影响基地班成果的“估量”。尽管目前尚不得知,该系毕业班考上研究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但是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在四年的课程学习中,毕业班的课程学习质量水份多,令人担心。

 

这学期历史系开设了选修课六门:《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历史文献学》、《文化大革命史》、《日本近代史》、《希腊罗马史》。其中《中国近代学术史》在上学期末登记预选的人数有30多人,但是这学期第一周只有4人,第二周3人来听课,其中还包括课任教师的研究生一人。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自然非常窝火,系里则也感“无奈”,因为毕业谋职难,学生找不到工作到头来对系里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则另有一番高论,说“别的系已经不上课了,我们还上课”,似乎“亏”了。我对此深感惊讶,以为只是妄论,于是查了一下文科各系毕业班的课表,发现教务处为巡视员提供的课表中少了中文系和经济系国际经济专业和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班课表。我怀疑教务处漏印了这三个系和专业的课表,似乎“不妥”。谁知XX同志经了解告诉我,这三个系和专业的学分已满,不再开设其他课程了,个别同学可以去听1996年级的有关课程。那么其他系的情况呢?

 

从教务处提供的课表看:

    艺术系音乐专业,选修2:《合奏》,《配器法》 。

          影视专业, 选修2:《名片分析》,《世界经典影视片读解》。

    经济系经济学专业,选修2:《证券市场于投资学》,《公司概论》。

    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教育学专业,选修6门相同:《超常儿童教育》,《教育文化学》,《家庭教育》,《性别与教育》,《职业教育概论》,《教育经济学》。

    教育系幼儿教育专业选修7,其中有《学前教育比较》,及上述两个专业的6门课,实际上教育系三个专业共修7门课。

    哲学系哲学专业,选修6门:《科学史》,《价值论》,《哲学原著选读》,《专业英语》,《经济伦理学》,《文秘学》。

    哲学系政治思想教育专业,选修6:《中西哲学比较》,《价值论》,《计算机文化》,《经济伦理学》,《易学概论》,其中有2门与上述专业重复。

    哲学系法学专业,选修5,选修5:《比较合同法》,《专业英语》,《金融法》,《会计法》,《税法》。 哲学系三个专业共开设不同教师讲授的课程13门。

 

仔细研究了毕业班的课程,不难发现,历史系学生的抱怨不无“道理”。问题在于,学生希望课程少开的倾向反映许多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1.如果学分已经满了,为什么不让提前毕业走人,早些走入社会?既然又不让提前毕业走人,为什么让几乎全部毕业班同学在毕业最后一个学期前都“满了学分”呢?

 

2.既然本系课程学分已经开够了,为什么不为有足够精力的学生创造“双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的连读(尤其是保送研究生)的条件呢?

 

3.既然本系课程学分已经开够了,为什么不为学生走上社会谋职提供选修校内相关课程的条件呢(指规定这些“已经没有本系课程可选”的学生,应选例如2门外系有关部门课程)

 

4.怎样真正把好毕业论文关?全校文科这些年有多少因毕业论文不通过而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怎样切实改变“严进宽出”的情况?

 

5.毕业班的管理怎样切实加强呢?“头年严,中间紧,最后时刻大放松”将会带来什么潜在后果呢?

 

从根本上说,它涉及培养体制和计划、课程计划体系、学分制设计、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一位同学在大学生活四年,如果我们没有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好最好一个学期的时间,则是遗憾的。建议学校有关部门切实研究一下毕业班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教学巡视员  黄安年

                                  1999310

 

    (说明:本文附录系笔者于1999310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的《文科毕业班教学安排引发的思考--1998-1999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巡视报告之三》。黄安年 2001410日)

 

[200253日说明:本文由《学术批评网》2001410日首发。黄安年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53日发布 ]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4104.html

上一篇:旧文重发:《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津贴期刊目录》合理吗?----兼谈科研津贴中的非学术因素
下一篇:弘扬优良传统 有经验教师上教学第一线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