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已有 5325 次阅读 2008-2-20 05:29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关键词:学者

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219日发布

 

这是笔者的《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经济卷的总论之一,写于2005124, 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第18-20页。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8

 

1945年以来的当代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统一的世界,当代世界的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多样性体现的,当代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为战后社会、思想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上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特色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城市生活、学术思想、宗教哲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与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在一起构成了生动叙述当代世界历史的完整画卷。

 

当代世界的多样性突出反映在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的重要。

                 

第一,当代世界的研究和教学离不开对于当代世界社会思想文化的研究,如果不认真研究社会思想文化,则当代世界的研究是不完整的。多年来,我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尚属起步阶段。

 

第二,当代世界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符合当代世界历史的实际。当代世界既不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战胜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文化战胜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文化的时代,既不是基督文化战胜伊斯兰文化也不是伊斯兰文化战胜基督文化的时代;既不是西方文化战胜东方文化也不是东方文化战胜西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区域思想文化共处共享共生和合作竞争互补的时代。我们不能指望资本主义国家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也不可想象社会主义国家会允许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成灾。我们也不能指望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区域文化统治以致取代各种不同宗教信仰和区域文化。在这个有着220多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球村里,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不可能用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宗教来影响全世界。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但是社会文化思想的交流,求同存异,互利互惠、相互借鉴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三,在当代西方世界的社会思想文化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强调全球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教学和研究,有利于维护处于弱势或新兴地位的社会主义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人民大众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

 

第二次世界结束以来的60年里,在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个是人类物质生活现代化、全球化、多样化的大发展,这不仅反映在住房建筑、纺织服装、饮食娱乐、交通运输等领域,而且表现为广播、电影、电视和图书出版新闻媒介的新发展、卫生医疗保健行业日新月异的进步、都市现代化服务业的大发展。另一个是伴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世界。

 

在当代世界,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中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都随之在物质生活、都市和农村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生活、教育福利、国民素质、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与之向适应的变化。当代世界现代化在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进军中,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多元化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一轮又一轮地发生剧变。这种变化往往率先出现在以美国为前列的西方发达国家,随接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部门和地区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随着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物质生活现代化进程加快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物质生活领域的新发展,明显表现在:

第一,衣食住行领域的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态势。无论是服装行业、饮食行业、住房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人们都切身感受到自1945年以来的半个世纪内变化的日新月异,其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第二,卫生保健、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领域现代化、全球化态势同样是快速变化的。

第三,文化出版、新闻媒介、影视传播、电子网络等领域的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更是领时代之风骚。

第四,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城乡结构的调整和都市化、城郊化的进程的加快,一批特大城市的涌现,以及城乡差别在现代化快速和高度发展地区的相对缩小。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呈现不平衡趋势。个别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失调,过度城市化出现了某些负面影响。

第五,社会结构发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重大调整,社会成员民主化、自主化、流动化加快。

第六,随着教育的逐步普及化和现代化,居民文化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文化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在发达地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相对缩小,人口素质和民族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

第七,随着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生活绝对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出现时而缩小和扩大的变数。

第八,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福利保障社会化制度化,生活质量提高。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生活质量也比过去有所提高。

上述情况,尽管因国家、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具有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但是发展的主潮流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全球物质生活的现代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全部性的社会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第一,丰裕社会和贫困现象共生贯穿于当代世界。由于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不平等、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伴生部分居民贫困化,带来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贫富不均的加剧、许多国家社会经济生活贫富不均加剧等严重社会问题。

第二,在人口流动中,由于局部战争不断的影响、国家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某些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动荡,出现了不正常的非法移民潮和难民潮,它对于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国际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活动的猖獗、全球性吸毒和贩毒活动盛行、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呈加速泛滥趋势,威胁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人口密集集中的城市和地区。

第四,核武器的扩散、生化武器制品的使用、核能的泄漏和污染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带来了严重威胁。

第五,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重大自然地质灾害,影响人们生活安定和生活质量。

第六,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现代高新科技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生活也给社会生活的安定带来新的困扰。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信息公路上的劫持、篡改身份、有组织犯罪等高明犯罪手段在世纪末已经凸现。

第七,现代化、全球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带来了影响居民生活安定的许多新的隐患。例如恶性交通事故的影响、高层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新问题、饮食安全的防范等。

由于这些问题不仅受制于社会制度,更和现代化进程及其不平衡发展相连,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困扰全球的社会问题。

 

60年来,全球学术思想文化宗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第一,世界文化教育大发展、学派林立学术思想大解放、大活跃的总体发展趋势。第二,学术思想的现代化和后现代的发展趋势。第三,学术思想领域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如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纬线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总体化综合化学科的发展;还有大科学的兴起,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统一及其科技与社会的统一。第四,世界宗教呈现教派林立、世俗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世界哲学思潮难以用世界大战来划线。当代西方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还有新的认识方法的发展。现代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学说。海德格尔发展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萨特出色地运用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弗洛伊德作了心里科学上的证明。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兴起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综合哲学”。马赫主义是这一思潮的发展。维也纳学派显示了这一学派的壮大。“分析哲学”是这一思潮的新形式。而语言哲学是这一思潮的升华。“科学哲学”和“历史主义学派”是对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完成。现代西方哲学中还存在众多的学说,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如法兰克福学派也有不小影响。西方流行的结构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人文和社会科学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宗教领域,大体上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欧美、亚洲和伊斯兰国家地区三分天下,而相互交错。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佛教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的思想和文化,东北亚和北亚地区的佛教影响不容忽视。在欧美地区也小有影响。伊斯兰教在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举足轻重,尤其是原教旨主义的崛起,对穆斯林世界和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在当代世界中基督教流派仍然影响最大。自60年代罗马天主教在梵蒂冈召开第二届大公会议以来,天主教以革新的姿态出现得以在世界各地继续发展,成为世界教徒人数增长最快的教会。分布世界上地区最广的新教其流派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神学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冷战后,是伊斯兰教复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更趋活跃和扩大。整个说来当代世界的宗教流派增多,影响扩大,世俗化、现代化、多元化趋势明显。

 

在历史学领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史学转向新史学的步伐加快,在史学观念、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出现新的史学范型。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特点表明:更加重视整体性的动态研究、从单线到多线的综合研究、环境和条件的研究、定量分析的研究、底层史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全球历史观的崛起是历史学领域中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西方新史学由对抗走向对话,是一个值得注意新现象。全球历史观是一种对世界史体系的创新。

 

在教育领域,普遍涌现了个改革潮流,其明显表现为:教育法制化、民主化、国家化、结构体系化;教育理论科学化和分化趋势,教育方法技术化,教育对象终身化;教育的现代化、全球化趋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普及和提高关系国家的兴盛、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教育为本、教育兴国、教育强国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为国策。

 

在文学领域,欧美文学大体上分为占据主流地位的战后现实主义文学,后期表现为现代主义文学。当代世界的文学流派主要有:40-50年代处于鼎盛期的存在主义文学、50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派、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垮掉的一代、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黑色幽默小说、兴起于70年代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70年代以来,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表现, 是人性扭曲与人的异化的反映,其基本特点是反传统性、反体系、反中心, 他们注重过程而轻目的、重当前,轻历史和未来。苏联-俄罗斯文学是当代世界一大重要流派。它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统治和解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封闭和开放,叛逆和回归。当代亚、非、拉文化的显著特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其协调。在传统文化问题上, 有主张完全恢复传统的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文化,也有主张全盘西化, 否定传统的思潮, 更多的是主张在弘扬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思潮。当代非洲文学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手法颇为流行”黑人性“文化运动一度风靡战后非洲。60年代以来,拉美文化出现了新小说派流行的趋势,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等风格和表现手法各显神通,百花争妍,被称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它们扎根于本国的社会历史生活,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借鉴了西方有益的外来文化。

   

在艺术领域,当代世界美术主要是西方美术以现代派和以反传统、标新立异的后现代派为主流。在音乐领域, 进入了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潮流。在舞蹈领域, 当代西方世界的现代舞派兴起。电影和电视艺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刚刚走过了一个世纪,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大幅银幕、穹幕电影、立体电影;从单一电影到电影电视文化的巨变;电影录音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计算机技术开始运用于电影艺术。在当代世界电影艺术出现的多方向、现代化、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向。

   

全球现代化进程要求与之相适应精神文化,或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明。在和平和发展大潮中,如果排除冷战思维,所有现存文明从根本上说具有互补性,不存在你死我或,谁战胜谁的问题,不存在根本的对抗。某些文化现象从历史上曾经一度相对抗、相排斥、相封闭走向了在当代各类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的发展趋势。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基于文明的对抗和冲突,当代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政治大国的崛起得益于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优势互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受惠于西方文明和东亚国家和地区民族精神的结合。多元性和兼容性成为实际上已经世界各类文化发展的主潮流。世界各类文明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共同发展的机遇,又都在精神文化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现代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否相互协调已经成了各国共同关注的大问题,“9·11”后,这个问题再次凸现。我们在前面论及当代西方文化艺术的概况,它既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生活大发展和丰富,也显示了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严重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为:以悲观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主流哲学;以反社会性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派文学主流;以享乐主义为主要特征的通俗文化的泛滥;以反传统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

 

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了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未来左右全球政治的最主要的冲突的论点,甚至鼓吹冷战结束后儒教国家同伊斯兰国家的结合,将是西方面临的头号威胁的谬论。文明或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民族情绪和宗教信仰的区别不应影响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在内的国家间文化或文明间相互尊重、理解、共处和合作。在这个全球化和多样化共存的当代世界,把历史上特别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造成了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以‘文明’、‘民主’、‘现代性’等口号为幌子要求按美国和西方的价值尺度和价值观行事,这就在实质上推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事实上,在一个多极化和多样化的世界里,以一种文化或文明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西方如此,东方也不例外。

 

当代社会、思想和文化艺术的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提出了在学术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 重视对世界社会、思想和文化与世纪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研究。我们的世界史工作者要把物质和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整体研究纳入世界史的研究范围。下大力气研究这方面的现状和吸收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

第二,重视对文明或文化冲突的研究。特别是把对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方文化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作比较,相互尊重各自的特色和相互借鉴各自的长处,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第三,重视全球文化现代化和多元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当代世界否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或文化的多元化趋势都与事实不符的, 用全盘西化取代各国民族化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否定民族文化的论调。

第四,重视对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研究。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世界性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方式扩散,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鉴和吸收外来优良文化,在新的条件下发扬传统文化实其富有新的活力关系到各类文化的发展前途的大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影响。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5997.html

上一篇: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下一篇:美国幼儿园(Bedford Discovery School)的一份食谱和校历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