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访费城、独立钟、富兰克林庭院(2009年8月26日)

已有 6947 次阅读 2009-9-2 08:29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9-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费城, 独立钟, 富兰克林庭院

访费城、独立钟、富兰克林庭院(2009826日)

 

黄安年转发王之伦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92日发布

 

(按:这里转发的是王之伦先生发来的美国游记,文中个别用词发表时略有变动,插图改为文后发布。笔者1991614-18日曾在费城走访,200774日在博客上发布《美国名城费城掠影》可供参阅)

 

****************************8

访问费城

826上午,我们访问了美国的历史名城:费城。对美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们对费城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它是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地。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城市中,可游览访问的历史遗迹肯定不少,如:独立厅,独立广场,自由钟中心,国家宪法中心,富兰克林博物馆等等。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参观了独立厅和独立广场,自由钟中心,和富兰克林博物馆三处。其中最核心的,当然是独立厅。

这个独立厅本是殖民地时期的宾夕法尼亚州政厅,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相比,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两层的红砖房子,楼顶有一个乳白色的尖塔,尖塔上镶嵌着计时的大钟。仅此而已。但是,就在这栋朴实无华的房屋里,华盛顿被推 选为抗英大陆军总司令,美国早期的政治家们签署了《独立宣言》。签署宣言的日子是177674,从此74成为美国的独立节。1787年,又在这栋房屋里起草了美国宪法。每天,独立厅门口都有不少人排长队等待着进入这个"圣殿",去领略一下开国元老们为新生的合众国制定蓝图的地方的"历史气息"。讲解员向人们讲述当年华盛顿和其他元老们是如何为美国的万世基业,殚精竭虑,制定宪法的,争辩了好几个月之久,才达成共识,完成了一部至今行之有效的国家大法,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基础。会议厅并不大,约几十平方米。十几张会议桌上铺着绿色丝绒台布,桌前文具盒里都插着当年使用的那种羽毛笔。桌面上还放着蜡烛台、零散的纸张和书籍,好像代表们刚刚离席未回。安放在主席台上的高背椅是华盛顿担任制宪会议时坐的。椅背上雕刻着初升的太阳。人们称它为旭日椅,象征这个国家光明的未来。
在独立厅的背面,就是独立广场。说是广场,其实面积不大。广场上树立着美国的海军之父贝利的雕像。

在参观独立厅时,不由得联想到美国的建国史。从我们传统的中国的眼光来看,美国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他们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他们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像华盛顿这样的领导人物并不在意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是卸甲归田,回去种地去了。后来他被推举为美国总统,也没有刻意经营自己的私人权力和利益。在美国起草宪法时,曾有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核心并不是各个地方或派别的利益分配,或者是如何巩固国家政权等等,而是争论在建立了国家政权之后,如何保证国民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既然在177674第二次大陆会议签署通过的“独立宣言”中,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那么在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国家制定宪法,就必须保证这些原则得以实现。而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美国确实是在按照这样精神在行事。

自由钟中心

在独立厅的北面是名为“自由钟中心”的一所玻璃房子。在这里陈列着一口有着大裂缝的大钟。它重900公斤,高约1,周长3.7,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钟面上刻有铭文:“直到各方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这是源于圣经的一句话。就是这样一口看着不起眼的破钟,却见证了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因而使他有了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

这钟是1751年由英国铸造。它原为纪念宾州建州50周年,由英国铸造,吊装在原宾州政厅,也就是现在的自由厅的钟楼上,供州议会开会时鸣钟召集议员之用。

  1752年大钟运到费城,第一次使用时便被打得裂开。两位费城铸工受命用原有的金属材料再加铜重铸两次,翌年才完工。1753年大钟开始经常使用,立法议员集会,州议会中的法院开庭审判时,都要鸣钟。后来在177674第一次当众公开宣读《独立宣言》时,自由钟也响起庄严宏亮的钟声,宣告美国独立。

1835年,当自由钟为美国大法官举行葬礼而敲丧钟时,再次被敲裂。为了保持历史的原貌,就没有重铸这口大钟。因此,人们现在看到的自由钟上面就有一条大裂缝。19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200周年,市政府将自由钟移到这所玻璃房子里,以便更多的游人参观。我们在这里摄影留念。

参观“自由钟”后,不禁联想,看来英国当年的铸造水平和中国差太远了。中国多的是几百年历史的大钟,也没听说那口钟被敲裂,可英国的大钟却一敲就裂,可见其质量之差了。可是,如果这钟不裂,那也许现在他还被吊挂在“自由厅”的钟楼上,还无法作为“文物”被如此保护起来,供人瞻仰。
访问本杰明富兰克林庭院(Benjamin Franklin Court

本杰明 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出身贫寒。十岁就因家贫辍学,十二岁到印刷厂当学徒工,17岁是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后来由于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美国建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一身兼有科学家、发明家、慈善家、政治家、外交家等等不同的身份。在科学方面,他研究电学,对电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发明了避雷针;在公益事业方面,他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医院,创建了大学;在政治方面,他是“独立宣言”的五人起草小组之一。“独立宣言”由他做了最后的修改,并由托玛斯·杰弗逊最后成文,呈交给第二次大陆会议签署通过;在第二次大陆会议期间,来自各州的代表有意见分歧,争吵不休,是他在其中调解、斡旋,终使会议取得一致,使“独立宣言”得以通过。后他又任美国第一任驻法国大使,为美国争取了法国的大力支持。凡此种种,都可以在网上查阅,自不必我在这里复述了。他的事业在费城开始,最后也在费城度过了他的余年。他在费城的故居被大火焚毁,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位伟人,在他的故居所在地重新搭建了他故居的框架,并在地下建了一个简单的纪念处。我们就在这里参观了他的故居框架,并在地下室观看了介绍他生平事迹的影片。最后拍摄了照片留念。

从富兰克林这一生从事的事业,可以看出,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毫无自己的功利之心,而是完全从服务公众、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出发的。环顾历史,能有他这样成就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对我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文化的代表,我想此话颇有道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252809.html

上一篇:也谈发展速度
下一篇:科学网博客中与美国问题有关的文章目录第十三辑(2009年4月)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