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发布《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二)

已有 6072 次阅读 2009-11-8 10:47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麦卡锡主义, 美国的法西斯主义, 麦卡锡主义

发布《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18日发布

 

(按:现在发布1984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笔者的撰写的《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历史小丛书。笔者以为了解60多年前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的由来、泛滥和反华逆流是重要的,这对于我们了解华人科学家当时的处境和某些科学家缘何选择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等行为,也许是有帮助的。至于一个人当时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具体情节和原因的历史考查,仅仅依据某人的访谈叙述中的转述是不够的,原因很简单传记作家有着本人的价值取舍的判断,我们还需要有当事人和相关听证会全部档案记录,否则难以搞清或者接近历史真相。

 

笔者在2007318日的博客上发布了该书的提要已见于(一)

 

二 反共反民主思潮的泛滥

 

麦卡锡主义是19501954年间美国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直至有不同意见的人。麦卡锡的言行,是麦卡锡主义的集中体现。麦卡锡利用国会议员所享有的种种特权[1]和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放肆地煽动反共舆论,收集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迫害。当时美国上白党、政、军、财,文及各界知名人士,下至社会各个角落的普通老百姓,都遭到了麦卡锡的攻击,无一幸免。有人把麦卡锡称为“我们时代的最大的蛊惑家”,“无情的和不负责任

的政治投机家,一个极权主义者,一个法西斯主义分子”,还有人揭露麦卡锡的言行是“谎言的标志”。1976年出版的英国《牛津大辞典》,在解释麦卡锡主义的定义时,就强调了它的反共特点。上述词条指出“麦卡锡主义是一种反共活动,它力图“从政府中搜查出共产党嫌疑犯,并把他们清除出去。”在麦卡锡主义泛滥时,它实际上已经成了排斥异己,破坏法制,政治迫害的同义词。当时,就有人写了《麦卡锡主义和大谎言》一书,揭露它是用残忍而可恶的方法,强迫人们去接受美国的政策。麦卡锡本人则公然宣称,他的主张就是“准备斗争的美国主义”。他在1952年出版了一本《麦卡锡主义:为美国而斗争》[2]的书,系统地记载了麦卡锡的反共、反民主的言行。

 

    无论是杜鲁门的民主党政府,还是施政初期的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对麦卡锡主义的泛滥,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后来,杜鲁门在他的回忆录里承认,麦卡锡主义横行时是“美国群众性的歇斯底里时期,这种歇斯底里导致了政治迫害事件”’“给许多无

辜的人扣上了罪名”。但是,杜鲁门却强调,麦卡锡主义的歇斯底里,是由于某些煽动家“利用国际恐怖和阴谋的气氛”来为他们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杜鲁门抱怨麦卡锡不该指责他反共不力。杜鲁门声称,他自己不能对非法调查负责。他认为,早在罗斯福执政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就开创了非法调查的先例,从此以后,这种做法充斥了整个国会。艾森豪威尔后来在自己写的回忆录中则强调,杜鲁门政府要对麦卡锡主义的泛滥负责。艾森豪威尔说“先于威斯康星州的约瑟夫,麦

卡锡其人,麦卡锡主义就已问世了”,“麦卡锡主义是比麦卡锡其人大得多的一个问题。”历史事实说明,不管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如何相互推诿,极力洗刷他们自己应对麦卡锡主义的泛滥负责,如果没有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推波助澜,麦卡锡主义是不会泛滥成灾的。

 

正是杜鲁门自己,于19508月初向美国国会提出了攻击美国共产党的特别咨文。杜鲁门还签署了政府一些部,局有关解雇公务员的程序法案,并授权这些部、局的负责人,为了国家“安全利益”可以从相应机构中解雇任何人。1950923日,美国第八十一届国会通过了《麦卡伦法》,即“国内安全法[3]。根据这个法案,凡属美国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及其外围组织都要向美国司法部登记,并提供有关自己组织的财务等全部情况,还要逐个登记成员的名单,并禁止其成员在政府机关和国防企业中任职,也不准他们领取出国护照。如果违反上述规定,要判处五年以下徒刑或处以一万美元以下罚款。这样,美国共产党及其他进步组织就不再受到法律保护,它们随时都可能被宣布为“阴谋破坏性”的组织。

   

    1950年底,杜鲁门根据《麦卡伦法》,宣布美国全国处于紧急状态,逮捕了不少反对美国侵朝战争的进步人士。根据《麦卡伦法》,美国政府分别给一百七十多个进步团体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杜鲁门还批准成立了一个“颠覆活动管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从19514月到19528月,举行了十六个月的听证会,力图把美国共产党定为“受苏联支配和控制”的组织。根据《麦卡伦法》,凡参加“阴谋破坏性”组织的外国侨民,都将被驱逐出境。从19525月起,美国国务院在发给美国公民的出国护照中,还特别印上了这样的字样:“本护照对于持往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的旅行者无效。”19526月,美国第八十二届国会又通过《1952

年移民国籍法》[4],规定:要严格限制那訾“不可靠的”外国人移居美国,外来移民从每年入境三十四万人减少到每年十五万人,其中亚洲移民总数不超过两千人。还规定:凡是没有加入美国籍的外国侨民(当时有几百万人),必须随时携带身份证,否则也要受罚甚至坐牢。即使已经入籍的美国公民,如果“行为不端”,也随时可能被取消美国国籍。杜鲁门鉴于这个法案的一些条文同1798年客籍法[5]几乎相同,拒绝签署。但是,杜鲁门的这种姿态,并不妨碍国会对杜鲁门拒绝签署的否决。根据《麦卡伦法》,仅1953年上半年,就有四十八万移民被撵出美国到了墨西哥。

 

19503月下旬开始,.美国国会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就麦卡锡指控欧文·拉铁摩尔等十人的“共产党间谍’’案进行了调查。拉铁摩尔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美国第一流的远东问题专家。19411942年间,他受罗斯福总统的委托,在重庆担任过蒋介石的政治顾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一土944年间,拉铁摩尔在美国战略情报局太平洋战区分局工作。毋庸置疑,拉铁摩尔对美国垄断资本的统治是忠心耿耿的。然而,麦卡锡却骇人听闻地指控拉铁摩尔是“苏联在美国的头号间谍”,是一个“超级间谍”。麦卡锡说:“有关拉铁摩尔的档案材料是爆炸性的,如果破了这个案,这将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间谍案。”他还说:“在美国国务院的间谍网中,拉铁摩尔是阿尔杰·希斯的上司。”麦卡锡表示,在审理拉铁摩尔的案件中,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掉拉铁摩尔。

 

    195046日,正在阿富汗访问的拉铁摩尔奉召回国。在调查拉铁摩尔案件的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拉铁摩尔列举大量事实,表明自己对美国的忠诚,并且公布了蒋介石和宋美龄赞扬拉铁摩尔的私人信件。主持调查的委员会也拿不出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拉铁摩尔的“罪行”。过了四天,麦卡锡把曾任美国共产党机关报《工人日报》编辑主任、一个名叫路易斯·布登兹的人带到委员会上作证。布登兹说:]944年,上级党组织工作人员要他把拉铁摩尔看成是共产党人。拉铁摩尔的辩护御币对布登兹的证词提出了疑问。布登兹后来承认,在他所知道的有关美国共产党的活动中售从来不知道拉铁摩尔是一名共产党员。布登兹还说,他正在写一本书,书中提到了拉铁摩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调查拉铁摩尔案件的委员会最后作出结论:“麦卡锡关于拉铁摩尔是俄国超级间谍的指控是没有根据的。”麦卡锡对这个结论很恼火,他指责调查委员会是“向美国红色第五纵队开了绿灯”。在麦卡锡的高压下,拉铁摩尔最后还是遭到了政府的清洗。从此,拉铁摩尔的著作和论文被禁止发表;美国发行量很大的刊物《读者文摘》[6],在19511954年间只刊登了拉铁摩尔写的三篇文章;19551960年间,拉铁摩尔的文章一篇也没有发表。直到1968年,美国才出版了拉铁摩尔的书。

   

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麦卡锡更加紧了政治诽谤和阴谋迫害活动。曾任美国驻苏大使的查尔斯·波伦写了一本《历史的见证(19291968)》的回忆录,书中谈到了麦卡锡主义泛滥的背景。波伦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挫折和蛮不讲理的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恶意颠倒事实,产生了一种真正的恐惧状态。”1951年,麦卡锡拚命攻击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决策人物乔治·马歇尔和迪安·艾奇逊。马歇尔(18801959)是罗斯福的得力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7-1949年间又担任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19516月麦卡锡在参议院的一次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说,指控马歇尔“参与了一项巨大的阴谋”,“为克里姆林宫的政策服务”。艾奇逊(18931971)1941年以来任助理国务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副国务卿,并继马歇尔任国务卿。麦卡锡称艾奇逊是“红色的迪安”,指责艾奇逊在亚洲“出卖了中国”,“雇用并保护了共产党人”。由于麦卡锡的一再诋毁,马歇尔和艾奇逊都被迫先后辞职。

 

    1952年,在美国总统竞选中,麦卡锡起劲地抨击罗斯福和杜鲁门在19331952年民主党执政期间是“卖国的二十年”。由于艾森豪威尔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竞选得到了胜利,19531月,共和党上台执政。美国《华盛顿邮报》[7]1952324日预言:“如果艾森豪威尔昨夜当选,麦卡锡主义今天就会消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他在施政之初,对麦卡锡主义的纵容和姑息,比杜鲁门当政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195342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布了10450号行政命令,命令宣布:凡有“叛国嫌疑”,“与国家安全要求不一致”的工作人员,都应予以解雇。据艾森豪威尔自己提供的材料,在这一命令公布后四个月内,就有一千四百多名政府官只被解雇。19531954年间,有八千人被专门的调查委员会确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物”,有五千人被迫“自动辞职”;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各种名目的审查。·艾森豪威尔的上述命令,为麦卡锡式的政治迫害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1954824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又签署了第八十三届国会通过的《1954年共产党管制法》,宣布:美国共产党是“非法组织”,“不受法律保护”。参议院一致通过了这一法案,在众议院也只有两票反对。这个法案列举了十四种情况,作为确定某人是否是共产党员的依据。这样,某人只要同任何一个进步团体的活动稍有联系,他就有被捕的可能。

 

    早在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已参与了对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迫害活动。奥本海默(19061967)是闻名全球的科学家,主持过19457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工作。奥本海默曾是美国政府所属的三十五个各种委员会的成员。后

来,奥本海默辞去了美国,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自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以后,奥本海默仍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所长,并且担任了政府的顾问,持有参与政府绝密机要工作的许可证,几乎极少有人怀疑奥本海默对美国的忠诚。尽管这样,奥本海默最后还是遭到了清洗。   

 

   195311月,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的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威廉,博登,向美国联邦调查局头子埃德加·胡佛[8]告密,指控奥本海默“非常可能是苏联间谍”,理由是“奥本海默的妻子和妻弟都是美共党员”。在艾森豪威尔的同意下,埃德加·胡佛立即把奥本海默当作“叛国嫌疑犯”进行专案审查。当时,奥本海默正应邀在英国讲学,接受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博士的称号。奥本海默接受这样的称号已经是第六次了。当奥本海默从英国一回到华盛顿,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施特劳斯就通知奥本海默接受

审查。1953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保安人员取走了由奥本海默保存的全部机密文件。麦卡锡还扬言,要在参议院内公布奥本海默的“罪行材料”。

 

    1954年春季,美国原于能委员会奥本海默案件五人调查小组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在听取了四十个证人的证词以后,调查小组得出结论,认为奥本海默是一位“忠于美国的公民”,把他当作苏联间谍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调查小组仍然拒绝恢复奥本海默参与政府绝

密工作的要求,理由是他“对发展氢弹的态度冷淡”“他的社会关系使人极其不安”。艾森豪威尔在日记里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总的结论一直是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说明奥本海默博士本人有不忠诚的情况。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可能不是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物。”经过几个星期的审查,五人调查小组就奥本海默案件投票,确认奥本海默是一个“危险人物”。

 

    麦卡锡的诽谤和阴谋迫害活动,并没有局限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容许的范围内。麦卡锡抨击的对象,还对准了艾森豪威尔任命的一批有经验的外交官,并且干涉政府的其他外交事务。例如艾森豪威尔准备挑选,詹姆斯·科南特担任美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高级专员,麦卡锡则极力反对,理由是科南特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时没有表明他的反共见解。艾森豪威尔准备提名沃尔特·史密斯将军为副国务卿,麦卡锡也拒不赞成。史密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过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后来又当了中央情报局局长和美国驻苏大使。麦卡锡不赞成的理由是,史密斯曾在一次控告麦卡锡犯有诽谤罪的预审听证会上作过证。

 

    19533月,麦卡锡还特别阻挠艾森豪威尔提名波伦任美国驻苏联的大使。波伦在1945年担任过罗斯福的顾问。麦卡锡声称,根据他所掌握的档案材料,波伦起码是一个“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危险分子”,因为波伦有个亲戚是美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的

总领事,这个亲戚与一个苏联女人有牵连。所以波伦不宜再当驻国外的外交官。麦卡锡还说,波伦在艾奇逊的国务院班子里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波伦也不宜在美国驻苏大使这个关键性的岗位上工作。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国务卿杜勒斯感到,麦卡锡这样不分青

红皂白地干涉美国政府对外交官员的任命,对美国共和党是很不利的。于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不理会麦卡锡的反对,还是让波伦当了驻苏大使。

  

    在这前后,麦卡锡还派自己的主要助手罗伊,科恩和戴维·沙因去调查“美国之音”[9]的活动。麦卡锡指责“美国之音”的工作人员是“共产党的同情者”。调查结果,投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美国·之音”的工作人员对美国政府有什么不忠诚的行为,但最后仍以各种名目解雇了几十名“美国之音”的雇员。

 

    麦卡锡的上述行为,开始引起国内外舆论的不满。19535月,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在一次会议上谈到:“人们会怀疑,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究竟是艾森豪威尔还是麦卡锡有更大的权力?”麦卡锡对此老羞成怒,指责艾德礼是英国工党里的一名“共产党员”。

 

说明:这里发表的是笔者《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外国历史小丛书)的第1-16-29页,该书1984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书的插图发表时略去,页下注一律改为尾注。

 

注释:

[1]议员在任期内,出席国会期间及来往于国会途中,除叛逆和破坏治安等重罪外不受逮捕,在国会会议上或官方出版物上的一切言论,不受国会外任何人的责问。

[2]此书在纽约出版。1977年重印。

[3]又称麦卡伦一伍德法。是民主党参议员麦卡伦和众议员伍德联合提出的。

[4]即麦卡伦一华尔特移民法。由参议员麦卡伦和华尔特联合提出。

[5]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于1798625日颁布了摧残人民民主权利的客籍法。根据这个法案,总统有权在两年内驱逐对美国有危险的外侨出境,并有权下令逮捕外侨。   

[6]《读者文摘》是1922年创刊的美国资产阶级刊物,摘录各种爷籍和杂志的文章。用几十种文字出版。发行量国内高达一千万份左右。

[7]美国重要的资产阶级报纸。创刊于1877年,在华盛顿出版。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同为美国有影响的“三大报”。1952年总统竞选时,明显地支持共和党。

[8]埃德加·胡佛(1895--1972),美国前联邦调查局局长.19211924年任司法部调查局副局长,1924年起任局长,他任局长期间改组了该局,1935年改称联邦调查局。   

[9]“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224日,当时是一家私营广播公司,以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国广播。1948年,为美国国务院国际宣传暑所接管,19538月归美国新闻暑领导。

 

说明:这里发表的是笔者《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外国历史小丛书)的第16-29页,该书1984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书的插图发表时略去,页下注一律改为尾注。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论著研究/2004106日首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269431.html

上一篇:发布《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一)
下一篇:发布《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三)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