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

已有 4510 次阅读 2010-8-8 16:19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有感, 熟悉, 郭预衡先生

有感于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87日发布

 

        一位真正的潜心研究的著名学者,特别是没有官位”和“博导”头衔、退休已久的学者,一位一贯低调,在电视和报刊极少露面的学者,一位并非公共知识分子身份不谋功利的学者,在社会上很多人并不熟悉他,是很正常的。在我国的现实学术生态,追逐功利的名利场中,官本位学术回会表现在方方面面,于是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并不希奇。

 

        在我国古典文学界,在北京师范大学有着百年以上历史且以文史著称的学术殿堂,如果说不熟悉他,如果低估了他的学术贡献和影响,那就是相当、相当的悲哀了。我们的学术评价标准存在不少非学术因素和误区,以职位高低和头衔甚至出头露面的曝光率来衡量就是一种非学术因素和评估误区。郭预衡先生既没有“博导”身份,也不是校方认定的“资深”教授,更没有官位,造成这种情况,据说恰恰和他评不逢时的年龄标准有关。他的弟子和学生现在是博导的已经数以二三位计,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史领域,他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品德,在学界受到了普遍的尊崇。还在文革前“17年时期”郭先生就是又红又专的教师典型,迄今一直是人民教师和学术工作者的榜样。几十年来,郭先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淡泊名利、厚积薄发。现在郭先生走了,他留下的丰厚学术遗产和道德文章却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发扬的。这不仅是对于郭先生个人,而是出于学术事业的敬重。

 

有评论说:“郭先生在1941年进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曾受业于余嘉锡、沈兼士、赵万里、刘盼遂、孙楷第、顾随等文史大家。毕业后任余嘉锡先生的助教,治目录校勘之学;同时被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破格录取为史学研究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0248先生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六十余年孜孜不倦地弘文励教,授业育人,成就卓著。其学有渊源,又自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广受学人称誉。先生孜孜于学,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值得注意的是,其著作大多出版于年届花甲之后。”(丰碑永在  典范长留——痛悼恩师郭预衡先生熊宪光(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4992&cid=20),自1991-2007年出版的著者有19部之多。其中就包括“一人之力,十九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国散文史》三大卷,160万字,被学界称为“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703.shtm

 

        某些掌握着学术和宣传权力的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郭先生的学术贡献,没有充分发挥郭先生的学术领航人作用,更没有切实宣扬郭先生的为学和为人的崇高品质和情操,郭先生被事实上边缘化了,从这个角度讲很多人对郭先生“并不熟悉”在情理之中。

 

        郭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并非如媒体目前集中宣传的1977年高考作文命题人,依笔者之见,30多年前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是很难强调和突出个人作用的,而且在当时以至以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人也难以知道究竟谁是第一命题人,让很多人熟悉他的难度恐怕相当的大。时下国学兴起往往靠的是媒体影视的推动力,像郭先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并不能为媒体任意包装带来实惠,自然也难以因重“国学”引发人们对郭先生的古典文学学术造诣的关注,对郭预衡先生熟悉起来。

 

看到科学网也转载了北京晚报这样的报道,我感到自然科学学术界编辑工作者恐怕也是对于郭先生的了解停留在“并不熟悉”的层面上。看来,自然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是很重要的。

 

附报道:

 

文学史家郭预衡逝世 曾为恢复高考第一年作文命题

 

 

郭预衡教授

 

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前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预衡先生,因病于201084日晚10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郭预衡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810日上午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花厅举行。

 

 

 

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但1977年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第一年的高考作文题,那个时代的人恐怕终生难忘,那就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出这个题目的人,正是郭预衡教授。

 

郭预衡教授是直隶(今河北)玉田人。192011月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1947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善于古代散文的研究。

 

郭先生称自己“平生为学,服膺鲁迅”,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中国文学史研究,其中很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鲁迅。郭预衡教授的文学史,史料扎实、宏富,史识不凡。他以一人之力,十九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国散文史》三大卷,160万字,被学界称为“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

 

 

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命题者郭预衡去世

http://www.sina.com.cn  2010080614:23  法制晚报

  本报讯 (记者 兰艺云  实习生 夏瑾 张有梅)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至今让很多参加1977年恢复高考的人们记忆犹新。然而,842257分,出题者郭预衡教授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郭预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年90岁。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郭老位于北师大的家中,楼房已经有些年头了,楼前的小花园和往常一样宁静。

  记者轻轻地敲了敲郭老先生的家门,他的儿子开了门,眼睛里还有一些红血丝。

  从门口向里面看去,家中无论是摆设还是装潢都十分简单朴素,就如老先生的为人一样。

  家里的人都在忙碌着,屋内的光线显得有些暗。由于家人的低调处理,就连同在一栋的居委会主任也不知道郭老先生去世的消息,记者也没有过多地打扰郭老的家人。

  文学院院长张健语气沉重地告诉记者,郭老德高望重,对于他的离去,大家感到很难过。

  810日上午,将举行郭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

  当年状元

  喜欢开放式作文题希望老师一路走好

  昨晚10时许,记者联系上了1977年北京高考状元刘学红,如今,她已是中青在线的总经理。

  虽然没有见过郭老,但是一直以来都对他心存感激。她说,当年她的高考作文不但得了高分,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刘学红说,在很多年以前就听说了1977年北京考卷的作文命题老师,可是一直都没有去拜访,怕有些唐突。

  谈起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刘学红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样的开放式题目,觉得出题老师跟她似乎有心灵感应,很感谢老师让她能够出色地完成这次的作文。

  希望老师能够一路走好,也希望他的家人节哀顺变。刘学红说,她很想去参加郭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可是由于公务在身要去外地,希望记者能够代为感谢老师。

  学生印象

  踏实做学问一心一意钻文学

  一代文学泰斗就这么陨落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赶上……”郭教授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翠玲觉得非常遗憾。

  他回忆说,郭老为人诚恳,每年文学院都要举办老校友、老教授见面会,郭老年年都来。

  今年七月份,我听说郭老病重,就赶去医院看望他老人家,那时候由于病痛折磨,郭老已经不认识人了。于教授说,郭老知道大家都很忙,每次学生、同事去看他,他都诚挚地让大家打电话就好,不想耽误大家时间。

  老先生对我们的期望是让中国文学世代相传。于翠玲对郭老的印象就是踏实做学问,一心一意钻文学。

  郭预衡简介

  1920年生,河北玉田人。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古代文学探讨集》、《历代散文丛谈》、《中国散文史》等,并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06/142320841817.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351078.html

上一篇:1945年8月6日、9日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爆炸(二)
下一篇:哇哇和韩国教授高旻喜在一起

2 李小文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