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漫谈教授职称评定和资深教授

已有 6200 次阅读 2008-9-11 06:48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漫谈教授职称评定和资深教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911日发布

 

教授职称评定在我国历来是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进行的,并且采用比照行政等级划分的计划比例分配模式。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各个学校第一位要考虑的上级下拨的教授职称指标,第二位的才是学术水平符合教授职称的人数,有教师称每次评定职称都是“群众斗群众”,这和比例分配是有关系的。每个学校都要争取获得更多的指标,而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水平差别很大,时间长了就出现有的学校副教授职称的学术水平远超过某些学校教授水平的情况,教授越评越多,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教授的工资待遇是由财政部确定和核发的,但是近年来,那些钱越来越多和越来越牛的学校,开始用高薪来挖一些学校优质教授的墙角,将好不容易培养的学术带头人挖到自己的学校,形成了高校挖人大战,打乱了计划比例分配的既定模式,这种趋势仍在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如何定岗和如何评聘的新问题,那种按照既定计划比例分配的模式显然不灵了。道理很简单,重点高校尤其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头牌高校有钱,比财政部核法的工资要高得多。依笔者之见,教育部是到了进一步下放教授评聘和财政部一起确定工资待遇的时候了。

 

一些名牌高校仿照中国社科院实行院士和荣誉院士的做法,评聘本校的资深教授,但是这种做法在某些学校(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迄今依然没有正式宣布,近乎流产。其实,从一开始笔者就质疑《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先后发表五篇文章:《公认的资深教授缘何被北师大“资深教授”的评定拒之门外?》、《何谓资深教授?》、《资深教授是评出来的吗?》

《“资浅”教授评“资深”教授的闹剧》、《谁为资深教授买单?》)笔者,这种因人定岗的做法,并非良策,资深与否,客观存在,不是按照某个量体裁衣的“办法”来评聘的,按照现在的“办法”,而广大教师公认的资深教授被人为排除在外,广大教师不看好的却在既定“办法”之内,岂非咄咄怪事,这样的评腹死胎中也好。何必锦上添花?来过雪中送炭不好吗?

 

 

下面是笔者有关教授职称评定和资深教授问题文章目录

 

《申报教授必须要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吗?——兼谈北京师范大学职称评审规定的非科学性》,学术批评网(2002713日)

《评北师大学术职称评定中的“唯文凭化倾向”——1955年以来出生的教授必须有博士学位吗?》学术问题评论(200275日)

《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职务聘任中的不正常现象》,《学术交流网》(2002715日)

《文凭、学位、能力及其他》,学术交流网(2002811)

 

《招聘特聘岗位教授条件有感》(1999129日),学术交流网(200372日)

 

《教授“原则上应具有本学科最高学位”----有感于北大公开招聘百名教授广告》,学术交流网(2004424日)

 

《评高校教授聘任中的唯学历倾向》,《人民政协报》,2006619C2

《也谈高薪挖人现象》,学术交流网(2006719日)

《莫把兼职教授混同全职教授》,学术交流网(2006731日)

《有感于在美国“招聘特聘岗位教授”》,学术交流网(2006811日)

 

《申报教授职称·项目费·钱学交易》,学术交流网(2007219日)

《从谢泳先生受聘厦门大学教授谈起》,《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7月(上期),第54-55

《公认的资深教授缘何被北师大“资深教授”的评定拒之门外?——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黄安年的博客(2007623日)

《何谓资深教授?——再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黄安年的博客(2007827日)

《资深教授是评出来的吗?——三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黄安年的博客(2007828日)

《“资浅”教授评“资深”教授的闹剧——四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黄安年的博客(2007829日)

《谁为资深教授买单?——五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评定暂行办法”的公正性》,黄安年的博客(2007830日)

 

《“有计划按比例”和在职“教授分级”》,黄安年的博客(2008327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38559.html

上一篇:博士生导师遴选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再谈高校教学评估和管理机制

1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