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学会抄卡片----参加白寿彝先生指导的科研小组有感

已有 3907 次阅读 2010-11-24 09:12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学会抄卡片, 白寿彝, 科研小组

学会抄卡片----参加白寿彝先生指导的科研小组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1124日发布

 

54年前的1956年是向科学进军的年代,那时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大二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我有幸聆听白寿彝、赵光贤、何兹全、张鸿翔、罗志甫、刘启戈、朱庆永等知名教授在大学四年中给我们直接授课。56年我们班上组织了几个课外科研小组,其中一个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小组,白寿彝先生亲自担任我们小组的指导教师。他告诉我们这些年轻学子,搞科研首先要抓研究题目的确定,这个题目如果“不中”(先生是河南人),那你的研究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题目是先生给我们确定的。当时我们的课程正进入明清史阶段,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这个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中的极其重要而又有很大争议的问题,从事这个课题的探讨可以了解学术前沿、激发我们的探索激情,也便于集中研究的焦点从事深入探讨,先生的点拨使得我们这些在科研门外的学生豁然开朗,活动从一开始就找到了一个研究的好的切入点。

 

研究题目“中”了,下一步先生告诉我们要从最基础的研究方法学会抄卡片着手,他说研究工作要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要踩着别人的脚步向上走。所以搜集资料是很重要的,这资料要从图书资料里寻找,也要从学者专家那里找,慢慢地有针对性地积累资料,积累资料不能凭单纯记忆,要眼勤、腿勤、手勤、脑勤、嘴勤,多跑图书馆资料室,多浏览和打听动态,多思索,多交流,多动手整理,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将看到的有用的资料用卡片随时抄写下来,注明资料来源,抄多了再将卡片分类整理,看看哪些是原始资料,哪些是重要论述,哪些存在着疑点,哪些是争议焦点,慢慢就可以理出头续来,把这些问题在小组里提出讨论,就会论从史出。先生指导我们这个小组总共不到一年时间,由于1957年反右政治运动中断了小组的,但是先生的教诲对我却终身受用。观点、论述是从材料中来的,材料是第一要素,自己动手学会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判断是科研的基本功也是第一步。往后我注重比较资料搜集基本功的训练是和54年前白先生的指点分不开的,对这点我终身难忘。

 

当年搞科研的条件比现在差多了,图书资料匮乏不说,没有打字机、打印机、复印机,自己也没有照相机器,更没有电脑,什么都凭一双手,这动手能力是当时的环境使然,直达改革开放初期,要写一篇文章有一半时间是要花上资料搜集的抄功和整理上的。现在电脑复制比起当时不知快了多少倍,电脑的存储资料能力比起卡片来则是成千上万倍甚至千百万倍。然而,如果没有自己动手查找、录入、核对、校勘、辨伪、判断的能力,仅仅照搬网上资料,恐怕不能说已经具备了从事独立研究的能力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386882.html

上一篇:资源共享和论文资料总目发布
下一篇:《板门店谈判》提要

1 赵凤光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