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童庆炳博文谈爬山

已有 2580 次阅读 2015-6-20 21:21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有感于童庆炳博文谈爬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620日上午美东时间,晚上北京时间发布

庆炳是我们的同龄人,也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来自人民,又将所学知识奉献和回馈人民,他的一生都是在攀登学术事业的万里长城,昨天居然在长城攀登时生命嘎然而止,令人惋惜不已,他还有宏大的学术规划要做,但是这一切现在都划上了永远的休止号。北京师范大学出了个童庆炳,童庆炳不可复制,北京师范大学能否在新的条件下再出个童庆炳,不可得知,无论如何, 童庆炳是我们这代人的骄傲,北京师范大学的骄傲。庆炳是我和老吕的同学、同事、挚友和知音,庆炳,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98249.html

 

庆炳钟爱爬山,爬香山也爬长城,最先是每周爬次香山,后来胃口越来越大爬起长城来,尽管胃癌后身体虚弱已不适合爬长城尤其是在救护条件缺乏的条件下,他还是坚持爬山不止,结果倒在擦长城脚下。

2009729他在《永久的长城。博文中写道:

我所熟悉的是60年代的长城。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1963年春夏之交,我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学校领导让我带领120名学生到八达岭长城边植树。晚上我们住在八达岭长城内山脚下的几间平房里,白天就顺着山坡爬到长城边挖水平条鱼鳞坑。中间休息,我们就登上长城,天空是湛蓝的,白云无声的飘动,白云下偶然还有雁行整齐地飞过,长城高低宛延伸向远方,我们的目光跟随着长城极目远眺,留给我们无限暇想。我们寻访每一个我们能登上的烽火台,不论是完好的,还是将要倒塌的,眼前就晃动着古代的战士聚精会神守卫疆土的情景,一本本历史教科书在我们面前摊开,似乎在给我们诉说我们民族的一段光荣的或屈辱的历史。我们抚摸着每一块经过无数风霜雨雪锻炼的硕大长城砖,我们似乎摸到了民族历史的体温,我们感到过去没有过去,过去仍然现存着活动着。那时候长城是寂静的,没有游人,没有汽车,没有小摊,当然也不收门票,偶然能看到几只山羊在山坡上寻找有限的青草,放羊人则不知在什么地方。

“我和我的学生在长城植树三个月,我们与长城相伴了上百天。
  我和我的老师终于登上东边的第一个烽火台。罗老师气喘嘘嘘,但还是兴致勃勃,大喊: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则急切地寻觅着我们30多年前栽的松树是不是成活。我感到失望,长城山坡上的松树很少,即或有,也长得很矮。但是我随后用收获在过程而不在结果,我们毕竟为长城贡献出我们的青春的力量为由宽慰自己。
  回城的路上,我一面和罗老师交谈着,一面想着,是60年代的自然古朴的长城更好,还是现在经过装饰打扮的长城更好?我一会儿觉得古朴的长城更好,一会又觉得还是装饰过的长城更好,后来,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古朴的好,装饰的也好,长城是永远的,它永远巍然讫立,永远雄壮美丽!(2000/1)”

  最近翻捡他的全部博文,发现有三篇是专门写爬上,爬长城的,其中还有两张珍贵照片,一张是自己的留影,另一张是和学生一起在香山留影,现在转发如下,以怀念庆炳老友!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2002年在香山

已有 1395 次阅读2009-7-119:54|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138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童庆炳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6262.html

88888888888888888

永久的长城

已有 1301 次阅读2009-7-2912:38|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童庆炳


  又来到了八达岭,又登上了长城。这是去年初夏一天一个灰蒙蒙的早晨,我和我中学时代罗老师驱车来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罗老师已经年过古稀,还是第一次来北京。他来北京的最大心愿就是要攀登心仪了一辈子的长城。
  在登上长城的那一个刻,我觉得长城没有变,但又觉得它变了。长城的身躯的确没有变,可那气氛那附着于它的景观变了,长城什么时候如此喧闹过?车来车往,交通繁忙,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卖旅游品的小摊似长龙阵,吆喝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竟也变成了一个市场。特别在是灰蒙蒙的天空下,长城似乎笼罩在一片烟雾中,看不清那宛延曲折和壮美,连那装饰在城墙上的五彩的锦旗似乎也显得暗淡。但是,中国人显然富裕起来了,游人如织,个个穿著入时,步履矫健,争先恐后摁下自己照相机的快门,闪光灯这里那里闪亮。根本不还价就把那些并不十分美观的纪念品,塞入自己的皮包中。“闪开!闪开!”维持秩序的警察呵斥着游人,不知是那位外国重要贵宾要登长城。我和我的老师也被阻拦在山脚下,等待了很长时间才放我们行走。我熟悉的长城是这样的吗?
  我所熟悉的是60年代的长城。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1963年春夏之交,我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学校领导让我带领120名学生到八达岭长城边植树。晚上我们住在八达岭长城内山脚下的几间平房里,白天就顺着山坡爬到长城边挖“水平条”或“鱼鳞坑”。中间休息,我们就登上长城,天空是湛蓝的,白云无声的飘动,白云下偶然还有雁行整齐地飞过,长城高低宛延伸向远方,我们的目光跟随着长城极目远眺,留给我们无限暇想。我们寻访每一个我们能登上的烽火台,不论是完好的,还是将要倒塌的,眼前就晃动着古代的战士聚精会神守卫疆土的情景,一本本历史教科书在我们面前摊开,似乎在给我们诉说我们民族的一段光荣的或屈辱的历史。我们抚摸着每一块经过无数风霜雨雪锻炼的硕大长城砖,我们似乎摸到了民族历史的体温,我们感到“过去”没有过去,“过去”仍然现存着活动着。那时候长城是寂静的,没有游人,没有汽车,没有小摊,当然也不收门票,偶然能看到几只山羊在山坡上寻找有限的青草,放羊人则不知在什么地方。
  但是,在长城边上的植树劳动是艰苦的。要在坚硬的山坡地上挖出一个树坑,并不是容易的。几乎每挖一个树坑都费尽要三四个同学流几身大汗。每到中午时分,饥渴交加,我和我的学生都背靠长城,等待送水送饭的同学挑水和饭上山来。我们这时候虽然就在长城身边,但是我们再无心欣赏长城和长城周围景色的美,我们的眼睛都直直地望着山脚远方那条小路的入口。望眼欲穿,等待,再等待,有的同学失去耐心,不禁骂起来,说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好不容易出现了一前一后两个人影,一点一点地向长城“蠕动”,速度太慢。其实他们也不容易,山路高高低低,又是往上爬,又要挑着沉重的水和饭菜。终于看到了两个同学的身影,终于看到他们汗流满面的脸孔,大家欢呼着,站起来,蜂拥而上。其实并没有美味佳肴,大家抓到手里的是窝头和咸菜,但是觉得比什么美味佳肴也可口。水足饭饱,我们又登上那长城,有的随便在那个烽火台里说笑,说古道今,有的乾脆就拥着一块长城砖,美美地睡一小觉,有的就登上最高处引亢高歌。此刻,长城成为我们最亲近的朋友。当我们收工下山时候,长城周围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感到陶醉,那天边的彩霞,把长城的身躯涂成金色的,古道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时隐时现,微风送来山羊咩咩的叫声。此刻长城是一幅看不够的画。我和我的学生在长城植树三个月,我们与长城相伴了上百天。
  我和我的老师终于登上东边的第一个烽火台。罗老师气喘嘘嘘,但还是兴致勃勃,大喊: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则急切地寻觅着我们30多年前栽的松树是不是成活。我感到失望,长城山坡上的松树很少,即或有,也长得很矮。但是我随后用“收获在过程而不在结果,我们毕竟为长城贡献出我们的青春的力量”为由宽慰自己。
  回城的路上,我一面和罗老师交谈着,一面想着,是60年代的自然古朴的长城更好,还是现在经过装饰打扮的长城更好?我一会儿觉得古朴的长城更好,一会又觉得还是装饰过的长城更好,后来,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古朴的好,装饰的也好,长城是永远的,它永远巍然讫立,永远雄壮美丽!(20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6262.html

888888888888888888

与学生一起游香山

已有 1330 次阅读2009-7-718:53|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童庆炳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42351.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童庆炳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899443.html

上一篇:休闲近照
下一篇:Chappaqua镇Campfire Rd一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